节选自《深县地名资料汇编》
护驾迟
位于深县城东南20公里处,燕河在村北,龙治河在村南,衡肃公路过此,为交通要道。以农为主,盛产五谷。该村古时为镇,今为护驾迟公社驻地,农历四、九有集,工商颇盛。
护驾迟,原名傅家池。元史百官志有傅家池巡检司,后废。后以王莽赶刘秀的民间传说讹为护驾迟。畿辅通志记载:“傅家池,在深州东南五十里,受滹沱河之水以入于漳,后滹沱北徙,池亦淤塞。”据此,傅家池,古为滹沱河水洼聚之处,地势低洼,积水成池。后河徙池淤,沧海变为桑田,形成三百余顷的一个大洼,所谓五洼地。后即其地建村,遂以池为名。因当地刘秀走国的民间故事流传甚广,俗传刘秀曾在此村遇险,马武大将护驾来迟,因而以讹传讹,讹为护驾迟。
该村之民,张、晏二姓为大户。张氏祖云伦,晏氏祖成龙,皆于明朝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县迁。其余还有耿、李、郝、师等姓。
旧志载此地原有师家村,已于一九四0年并入护驾迟,俗称前村。
洛泊村
以农为主,地势低洼,易涝。
洛泊村,原名涝泊村,建村元代之前。因村周地势低洼,每逢雨涝,便沦为湖泊,故名满泊村,今演化为洛泊村。“昔有傅家池庄田一区,为田三百二顷五十一亩。立石作界,所谓五注地。”该村位置,当在五洼地界内。
该村之民,段、郭两姓为士著。还有刘、赵、孙、崔等姓。
留马村
东临武强县界。
该村为刘姓世居之地,原名刘麻村,因人而得名。后以刘秀走国时受到该村的热情款待,曾馈赠战马的民间传说,讹传为留马村。现刘姓仍存,李姓为大户,余为徐姓。
董家庄
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董氏祖世显自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因其地位于莲花池以西,故名池西董家庄。简称董家庄。董姓为大户,还有毛、王、郑、谭等姓。
莲花池
南傍燕河,西临衡肃公路。
莲花池,因池而得名,建村于宋代。《畿辅通志》云:“莲花池,在深州东四十里,为水所聚处。有古井甘冽无滓,尝有识者味之,谓之与玉泉山水近”。俗传古井内依稀若有莲花,及至汲水入器,顷刻莲花现。故名莲花池。
该村分两瞳,东头封姓居多,俗称封家头。西瞳以杜姓居多,杜氏祖储积,明代于东里窝迁。其余还有许、李、祁、刘等姓。
东杜家庄
南临燕河。
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杜氏兄弟四人奉诏自山西洪洞县迁居深州。其一在莲花池旁定居建村,故名莲池杜家庄。后因该村在西杜家庄东面,又称东杜家庄。杜姓为大户,其余还有赵、许、仁、韩等姓。
杨村
南临燕河。
宋朝时由杨姓建村,故名杨村。后杨姓绝。明朝永乐年间,王姓始祖朋营和于、郝两姓奉诏自山西省洪洞县迁此来居。分别建三个小村,各以其姓氏为名王家杨村、于家杨村、郝家杨村。今三村合为一村,统称杨村。
王洛寺
自宋元以来,该村即为王姓世居之地,原名王乐村。元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在该村修建重兴寺庙一座(见《康熙深州志》),遂改称王乐寺。明朝永乐年间,何氏祖广玉自浙江省迁此,居王乐寺西头,称何家王乐寺。后又有潘姓自山西迁来,居王乐寺东头,称潘家王乐寺,今三疃并为一村,仍称王乐寺,书写为王洛寺。何姓为大户。
三龙堂
南濒龙治河,东临武邑县界,农历逢三、八有集。
三龙堂,古名周家庄。明初,滹沱河流经该村北,为祭河神,建有三龙圣母庙,俗谓龙堂庙。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滹沱泛滥,村民迁至龙堂庙附近高处聚居,故因庙而取名三龙堂。今村南尚有周家庄遗址。旧志原载有龙堂董家庄,已于一九五八年并入三龙堂,为三龙堂北头。该村居民,周姓为土著,姜、安为大户。姜氏祖士起、士贤,明初由山东省诸城县姜家营迁;安氏祖安信,明万历年间自护驾迟迁。还有张、刘、董等姓。
刘家庄
南临龙治河,东接武邑县界。
明朝中叶,刘姓自本州东杏园正此来居,因该地有三龙圣母庙,俗称龙堂庙,故因庙而得名龙堂刘家庄,简称刘家庄。刘姓为大户。
孙家村
南傍龙治河。
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孙氏祖天兴自山西省洪洞县迁此来居,以姓氏取名孙家村。居民以孙姓为多。
东张家庄
南傍龙治河。
明朝末年,枣科村有姓张名功者迁此占产立庄。当时,枣科张氏为深州著名之姓,故以姓氏得名天张家庄。一九六0年,以其在护驾迟公社以东,更名为东张家庄。张姓为大户。
东安家庄
燕河在村北。
明朝永乐年间,安氏祖宏言自山西省洪洞县迁此来居,以姓氏得名安家庄。后安姓一支西迁另立新村,称庄西安家庄,(今在后营公社)该村遂称东安家庄。安姓为大户。占90%以上。
田家角
南傍龙治河,东临武邑县界。
清初,田姓自本州田家大张(今名西大章)迁此来居,因该村位于龙治河拐角处,故名田家角。田姓为大户,还有张、赵、李等姓。
刘家角
东隔龙治河与武邑为界。
明朝时,龙治河自西向东,经此拐弯东北注,入武邑县境。明朝中叶,刘氏五世祖刘益自护驾迟迁此,因该村位于龙治河拐角处,故名刘家角。刘姓为大户,还有李、张、周姓。
李家角
南有龙治河,东接武邑县界。
明朝永乐年间,李氏祖勇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当时龙治河自西向东,往此拐弯东北流,故以姓氏得名李家角。李姓尚存,张姓为大户,张氏祖殿相,明朝自枣科村迁。
张庄
东隔龙治河与武邑县为邻。
明朝末年,张姓自徐祥口迁此来居,以姓氏得名张家庄,因该村较小,故又称小张家庄,简称张庄。张姓为大户。
孟家角
南傍燕河。
明初,孟氏祖乘云自山东省曲阜县迁此来居。因该地为龙治河拐角处,故名孟家角。孟姓为大户。还有赵、王两姓。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mingliang.com/5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