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裴姓的来源和历史研究报告400字作文)

?平遥西戈山村裴氏先祖落户建村至今500多年,裴氏人口繁衍生息,现有村籍人口600多人,包含走出去的多达2000余人。裴氏后人继承裴氏家训,代代耕读传家,数百年来,人才辈出,特别是为新中国建立的革命事业前赴后继,赴汤蹈火,贡献巨大。

裴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裴姓的来源和历史研究报告400字作文)

西戈山村:旧堡街

裴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裴姓的来源和历史研究报告400字作文)

西戈山村:上堡街

西戈山村西与南湖村相连,东与东戈山接壤,南与木瓜村隔沟相望,向北至常村、飞沿村。全村被道路与沟壑分为三大块,旧堡南北长、东西短,东西北三面为沟,南边与位于高处的上堡以道路相隔,道路向西通向新村。

根据村民裴显荗所编《西戈山村村志》记载,村子原为李家庄,明洪武年间因饥荒与水灾,唐代名相裴度的后裔移居至此,之后裴氏成为村中大族,距现在已有数十代血脉,考察过程中采访到的村民绝大部分为裴姓。全村有耕地1900余亩,人口现存600余口。村人以农耕为主,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现果业兴起,在村周围有数片果园。

裴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裴姓的来源和历史研究报告400字作文)

村口堡门

裴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裴姓的来源和历史研究报告400字作文)

村口照壁

西戈山村的旧堡历史最为悠久,格局完整,保存了大量清代修建的堡门、民居。新村建好后旧堡村民数量锐减,部分老房子已废弃,但当我们走进这个空间,依然能读到它的故事。

旧堡堡门正对着影壁,影壁下方有出水口,通过排水渠将雨水引到影壁另一面的蓄水池中,村民称之为“广池”,过去池水有百平米之广,“池内绿柳成荫,池外枣树环绕,池水微波涟漪,春日枣花飘香,秋日哇鸣悦耳。”现由于干旱池水已经干涸。传说蓄水池为“砚”,堡门前右侧有兀突壁立的一座小峰,形似一支巨笔,人称文章爷手握巨笔,饱蘸“广池”重墨。池中正对水口矗立着一棵被滋养的大树,像是一种见证,水在这儿有了与生命连接的神圣感。

裴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裴姓的来源和历史研究报告400字作文)

村街巷

裴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裴姓的来源和历史研究报告400字作文)

敬业庙内院

裴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裴姓的来源和历史研究报告400字作文)

光荣烈属旧院

从布局上看,旧堡主要有东中西三条南北向的道路,其中东西两条临沟,中路可看作旧堡的轴线,沿中路走到村中的十字路口,裴氏祠堂就在此处,根据碑记记载祠堂建于清乾隆六年(1742年)。虽然已经荒废,但祠堂前的广场依然是村民们沿墙而坐、聊天说笑的重要公共空间。祠堂北侧为三官庙,三官庙对面曾经是一座精美的戏台,今已不存。沿着中轴线走到头,是曾经的庙宇“敬业奄”,一段时间里也被改做学校,如今屋顶和部分墙体坍塌,只能在废墟中想象曾经的画面。除此之外,村中还留下了清代的书院、旧时的磨坊等建筑,虽已年久失修,但村民们都能回忆起与这些建筑共处的时光,它们既是如今年长的村民出生的地方,也是曾经启蒙的场所。

西戈山村在抗日战争时期作为重要的敌后根据地,也走出了一批抗战英雄人物。裴氏家族中的裴世昌,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曾担任八路军《军政杂志》主编,也为“七月剧社”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样积极参与抗战与革命的裴家人还有裴飞正、裴良卿、裴耀卿等等。裴耀卿则是当地有名的民间兽医,出生于兽医学世家,兽医学著作丰硕,被农科学院聘为特约研究员,兼任中国兽医协会理事。

村中清代私塾的门上有一块乾隆时期的牌匾,题着“咏斯干”,“斯干”出自《诗经》,《小雅·斯干》一诗原为祝贺宫室落成的歌辞,其中蕴含了对主人美好前景的祝愿:子孙繁盛、事业辉煌、时代兴盛……而诗中的愿望如今依然存在村民的心中。

裴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裴姓的来源和历史研究报告400字作文)

革命烈士裴世昌

裴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裴姓的来源和历史研究报告400字作文)

兽医世家裴耀卿

裴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裴姓的来源和历史研究报告400字作文)

清末民初武术大师裴翰藻

裴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裴姓的来源和历史研究报告400字作文)

万岁军副军长裴飞正将军

裴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裴姓的来源和历史研究报告400字作文)

裴西园。国民党中将

裴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裴姓的来源和历史研究报告400字作文)

外交医疗援助队队长裴鸿文

裴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裴姓的来源和历史研究报告400字作文)

裴良卿大校

裴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裴姓的来源和历史研究报告400字作文)

裴显祖大校

裴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裴姓的来源和历史研究报告400字作文)

外交翻译官裴显亚

裴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裴姓的来源和历史研究报告400字作文)

二级大法官裴显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107982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mingliang.com/3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