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湛江市麻章区桂樟路与外环西路交叉路口往山里走,只见各种农作物郁郁葱葱,鸡、鸭、羊成群结队……一幅“田园牧歌”的景象。
这里是广东省雷州半岛林下经济科技创新中心,坐落于湛江市区最高峰交椅岭,为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的巴西人参引育、种植示范基地。
在基地,沿着蜿蜒小路上上下下,抬眼望去,成片的巴西人参长势喜人,延绵至树林深处,有的已经长成与人等高,有的刚冒出小芽,还有的已开出的米白色小花……“目前种了100多亩巴西人参,主要是示范阶段,从事生物学特性和选育及栽培技术的研究。”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教授刘素青介绍说。
巴西人参即法菲亚参(Pfaffia paniculata),原产于南美洲,主要分布在巴西热带雨林中,为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一般三年可收。因其稀有且保健功能强大,被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种植。文献记载早在1826年,巴西人参便被收录于巴西《药典》一书;2001年,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引入中国,在我国北方地区以温室栽培的方式种植。
作为林业专家,刘素青长期从事生态系统经营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广东的林业资源优势,发展林下经济,用最接地气的方法带动更多的老百姓稳定增收,也一直是他思考的问题。
“广东气候高温高湿,雷州半岛的酸性土壤,非常适合巴西人参的种植。”刘素青说,2015年,他们团队到江西调研了巴西人参种植项目,并引进种到湛江试种。
刚开始引进时,刘素青及其团队遇到了一个个难题,“种子不好播种”首当其冲,“巴西人参的种子太小,收集和采集很困难,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得到。”
于是,刘素青想到将种子与草木灰拌在一起进行播种,但实在太小,风一吹,种子就不知吹到哪去了,因此,第一批种子播下去之后,并没有多少成活。
“我们想到了扦插。”刘素青回忆说,后来又发现扦插的巴西人参主根不发达,商品性不高。
如何协调地上和地下的关系,一时难住了刘素青及其团队。
用组培苗,上述两种方式的难题都能得到解决。于是,从2017年开始,刘素青及其团队便通过选育和组培苗的方式来解决种苗来源问题。
由于此前没有种植经验,又没有现成案例可供参考借鉴,一切都得自己摸索和尝试,在巴西人参的生长过程中,如何施肥、浇水都得不断摸索。经过不断实验,刘素青发现,巴西人参最敏感的是水,而不是肥。
“水太多,根容易烂掉,太少,苗又不长。”刘素青说,为此,他们引进了滴灌技术,以达到有效控水的目的。
难题接踵而至,巴西人参从种到收,需要三年时间,三年时间只有投入没有任何收益,这对普通农户来说,很难接受。
怎么办?刘素青发现,巴西人参不能让苗疯涨,不然就会出现“看起来长得很好,但参的产量不高”的情况。
是否可以将嫩枝嫩叶采摘利用起来?这样既解决了参苗疯涨的难题,又可解决参农早期收入不足的问题,一举两得。为此,刘素青提出了“菜-参”模式,可以长短结合,以短养长,“菜用的嫩枝嫩叶可以卖到50/斤,而且市场供不应求。”
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刘素青及其团队的巴西人参的经济价值逐渐显现,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一亩地3500株计,三年成熟,平均每株鲜参300克,目前巴西人参鲜参价格约为200-400元/500克,加上菜用的嫩枝嫩叶,可以入茶的花,以及生产的蜂蜜等,“每亩能创收数十余万元,而其投入的成本仅在万元左右,这给了我们信心。”
“巴西人参的产业链条非常长。”刘素青说,鲜参药食同源,可以加工成不同的产品,甚至可以做成预制菜;品相好的巴西人参还可以做盆景、摆件等艺术,价值更高;一年四季开花,其花朵是很好的蜜源,还可以围绕巴西人参发展赏花、采摘等休闲旅游业。“巴西人参的产品附加值很高,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大有文章可做。”
另一方面,刘素青也坦陈,当前社会对于巴西人参的认识不度、接受度不高,也制约了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希望向全社会加大对于巴西人参的宣传推广,让这个产业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刘素青说。
【记者】黄进
【摄影】杨炳
【作者】 黄进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mingliang.com/26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