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诗经·韩奕》描述的是韩侯国全盛时期的画面,其后该国的景况如何呢?他们又去了哪里?
到了春秋时期,周朝国力日益式微,周天子的权威也渐渐地遭受诸侯的挑战。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燕国也选择了富国强兵的路线,积极南向中原发展,无心与韩侯国一起护佑王室了。韩侯国也无法完整履行效忠周王朝的义务,不必再为周天子守护边疆了。同时,韩侯国还遭受燕国的排挤和欺压。他们不甘寄人篱下,做燕国的附庸。于是,在新一任韩侯带领下,他们离开燕国腹地,沿着辽西走廊,一步步地向东北迁移,最终在辽河中下游地区扎下根来。
此时,辽河流域主要被三个政权控制:西部归燕国,东部南部属箕子朝鲜,而中部北部则是韩侯国的疆域了,三个国家都属于华夏文明圈。据史家考证,韩侯国的都城韩城已经迁到今天辽宁的开原了。开原位于辽北,辽河穿境而过,医巫闾山、长白山两大山系的余脉在此遥遥相对。此地土地肥沃,适于农耕;河山险要,便于建设堡垒要塞。这个时期,韩侯国的民众数量可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底层民众依然主要是华夏族、濊貊族等。
到了战国时期,韩侯国受制于地缘环境,处于强弩之末了。周朝更加衰弊,周天子已经没有能力给韩侯国以任何的物力财力和道义上的支援了。同姓的燕国忙于逐鹿中原,也不能给韩侯国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了,韩侯国自然是江河日下,危如累卵了。
与此同时,箕子朝鲜的后人朝鲜侯日益强大,早就觊觎韩侯国这块沃土了。燕国称王后,朝鲜也改侯为王,并兴兵讨伐燕国,势头很猛,野心不小。在挥师伐燕的途中,箕子朝鲜借机吞灭了韩侯国。朝鲜王把韩侯国改名为韩西,都城依然在韩城——今天的开原。“韩西”是有特殊寓意的,东汉王符《潜夫论》做过解说:“韩西盖即朝鲜,朝误为韩,西即鲜之转。”这说明,韩侯国不仅被箕子朝鲜吞并,也慢慢地融入了箕子朝鲜。此后的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里,韩西民众作为箕子朝鲜成员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半岛北部。此时,箕子朝鲜也是以华夏族和濊貊族为主。虽然韩侯国不存在了,但韩侯国民众的加入,使箕子朝鲜的中原文化气息更加浓郁。
秦汉之际,中原大乱,也波及半岛。燕王卢绾叛乱失败后,他的部将卫满逃到箕子朝鲜。卫满为国君箕准守卫疆土,可他心存不轨,积蓄力量,阴谋篡权,并于公元前194年,推翻箕准,建立卫满朝鲜。亡国之君箕准率领数千人,渡海攻入朝鲜半岛南部的马韩,并自立为韩王。
实际上,在箕准做韩王前,半岛南部就有了“三韩”——马韩、辰韩和弁韩。为什么三韩都带个“韩”字?为什么箕准做马韩之王,却毫不违和?对于他们来说,“韩”字意味着什么?
这要从三韩的前身辰国说起。辰国的辰字与秦相近,辰国民众多是秦朝以来到半岛躲避战乱的中原人。该国又北邻箕子朝鲜,不可避免地要吸纳一些其境内外的濊貊人。后来,辰国一变而为三韩之后,辰韩继承辰国衣钵,也叫“秦韩”,自然以华夏族为主体;马韩,有人考证为“貊韩”转音,大概貊族人口较多;弁韩除了头戴尖顶冠帻外,其语言习俗与辰韩极为相似。因此,我们可以推定,在箕准到来之前,三韩民众的构成与箕子朝鲜大致一样:多数为华夏族、濊貊族,还有一部分土著,到处都是中原文化元素。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想,箕准的无奈之举,加快了半岛南部正在推进的构建新文化共同体的进程,新民族的不同成员们找到了最大公约数:就是韩侯国从梁山下的韩城、燕国固始的韩城和辽河边的韩城一路带来的使命、传统和文化渊源,就是韩侯国东进北上和南下所带来的民族融合进程,这些共同的文化记忆最终都落实到那个意为“井垣”的“韩”字上。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mingliang.com/21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