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是民间故事收集整理,内容全部为虚构内容,不涉及任何宗教信仰,纯属个人创作娱乐之用,切勿当真。
在掌握或者了解一些知识或者技能的时候,往往都是从学习开始的,那么学道的开始往往也是从阅读开始,那么关于国学,易学,道学,玄学,绕不开的一部书便是道德经了,关于道德经从古到今有很多个版本,也被改动过很多次,现存版本的道德经也已经不是最早的版本了,也有说道德经是分道经与德经的,但不管怎么样,这本书就算被改过很多次,或者残缺不全,它也依旧是道家思想的集成之作,道家古籍的经文很多,如果是想体悟一些道家的思想,初学道者《道德经》与《阴符经》是必读的,这点是已经经过时间和无数修行者认可的: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止五千, 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从此处达真诠。道家经文又并不是那么容易读懂的,又加上有很多文言文,理解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后世更流传了很多伪造的经文,灌以道家的名号,初学者很容易被带跑偏,反观现在的学道之士,很容易形成逻辑自洽和思维固化,以为自己对道的理解已经突破了天际,不管看到什么遇到什么都会尝试用自己的理论解释一切,遇到一样的就舔遇到不一样的就喷,没有比这个更糟糕的事情了,学习是一个不断精进的过程,必然有的过程便是知道的越多,反而越觉得自己无知,就会去虚心的学习更多,而不是稍微接触了一些不靠谱的学说就觉得自己可以贯彻天下了,这便与正信相逆了,真正虚心学习的人是很少的,这也就在解决问题上很多人依靠出马或者萨满一类去解决遇到的玄学相关的问题,而又很少有民间的灵媒去认真的学道,道观或者寺庙商业化也导致了很多体系和法脉的失传,所以现在反观民间玄学相关,道士,佛家,出道,出马,萨满,巫术,等等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自己做的事情的根本一知半解,只知道这样做就可以解决问题,却不知道为什么,很少有能了悟本源透彻理解的,基本上这一块的知识是属于传说或者架空阶段,一个人一套体系一个人一种看法,更偏向于个人理解多一点,反而忘却了经典,或者说不重视经典,其实就道德经来说,道德经通篇五千余字没有一处说过要拜神,道德经是被道家奉为经典,道德经里从来没说过自己属于哪一个宗教哪一个派系,这便是道德经文字的魅力之处,初学者接触道德经的时候,读不懂是正常的,如果完全能参悟和理解,那便与得道成仙的境界不远了,这是很基础的东西,需要多多的与自己的生活结合去感悟,如果做不到深刻,便很难理解之后所有的经文,可以说《道德经》《阴符经》更像是一个公式,这个公式可以解或者带入很多其他的经文里,其中意味与道理是相通的,但凡形成文化的东西其背后都是有能支撑其发展下去的思想的,那么这个核心便是一种可以统一所有理论的存在,如果用道家的角度去看待我们周围的生活和遇到的一切,都不会以只看到其中的一面为表象,任何事物和逻辑都是多面的,从根本开始打好基础才能逐步理解道家文化的内容,否则只会越走越歪,陷入思维固化的囧境中,这与动不动就往鬼神之说上联系是有根本区别的,会有人坚定的认为,看不到的东西就是不存在,这里就举个例子,我们也看不到手机信号,无线信号,可它确确实实存在,只不过差个可以接受到信号的手机而已,有的手机从出厂就能接收5G信号,你对一个只能接受2G信号的手机说5G如何快,无线信号不费流量,它同样也是理解不了的,那么如果想接收到更多看不到的信号,对手机而言,就只能不停的提升自己的硬件软件,让自己的性能跟得上接收的到更多信息,人就如同手机一样,修行修心就是升级自己的硬件和软件,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便自然可以感知到更多看不见的信息,熟练应用之后,术法功行修为,就像功能开关一样,是可以自己决定运行什么,接收多少,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接收,那么一些身后带缘分的人感知能力就好比出厂性能硬件配置就很好的手机,比从来都没有修行的人就是多那么一点天赋和能力,但这种能力和感知,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是每个人都可以有的,无外乎信与不信而已。
道德经与阴符经并不是那种读了以后就好像知道了天地万物的一切,把所有的真知真见描述的清清楚楚的经文,读的人往往并不能深入的明白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和世界观,但是却有很多经典和文字却是这样的,创造一个世界,但其实是一种假象的虚幻世界,人们读了以后很容易沉溺其中深信不疑,伪造的文字和经典试图剥夺读者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它会让读者放弃思考和思索,读来读去通篇只写了一个意思,【我最牛逼,信我就完事了】,那么道德经与阴符经是怎样的呢,读这一类文字的时候,其意理是可以留给读者思考和自省的空间的,读者可以感受到自己确实正经历种种际遇与生活相呼应,它更多的把内容留给读者,并应用其内容到生活中去,是很接地气的文字,就贫道个人而言,每当过一段时间重新品读这些文字的时候,每次一都会有新的感悟和总结,似是而非又似非而是,把思考的空间留给读者,这不同于心灵鸡汤也不是让人做好人好事的劝人行善积德的那种,这个是在读之前一定要有的态度。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开篇第一句话便是:道可道,非常(恒)道,名可名,非常(恒)名。这句话其实就点名了整部书的内容,即是,道可以是你认为的任何东西,任何理论,任何说法,任何你觉得对完事万物正确的解释,任何支撑你坚持下去的东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德观,人生观,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的心中的正义,每个人都有自己心里认为对的原则和底线,这些都是道,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道,济世渡人是道,杀人放火也是道,行侠仗义是道,作奸犯科也是道,功名利禄是道,酒色财气也是道,然而这一切,都在道中,道包含了这一切,但即便如此,也并不能真正的去解释,道,到底是什么,道,是不可被命名的,但是这些道,又是存在的,所有的这一切都是被一种规律操控的,如果说我们的生活与这个社会是阳,那么这种规律便是阴,大多数人叫它命运,命与运又互相影响却又独立存在,命运皆可因为人的改变而改变,背后有一股力量在推动,在形成着,在运转着,这些我们看到听到见到想到遇到的一切,这股力量,那就只能冠以强名,实在不知道叫它什么好,叫它道好了,那么我们常言一个人修道,这个人修的便也从来不是道,只是一个被冠以强行命名的道罢了。在认识到这个基本点之后,再去理解道德经里的内容的时候,便可以衍生出更多的认知,这也就是道德经的妙处,这世间总不乏有人追寻源头,现代科学也一直很理性的发现着这个世界,那么这世间的一切与这天地又是哪里来的呢,就目前来说,如果一直问到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么,便没有任何答案了,如果一直往前追溯,所有一切的开始,只能是无。
【无】,便是什么都没有,所以,无,名为天地之始。
【有】,是什么,有,名为万物之母。因为有,才诞生了万物。
有生与无,无中又包含了有,这个概念并不好理解,是很玄妙的,需要细细品读,但如果理解了,再去读道家其他经典的时候就会易懂的多,这里的有,并不是已经存在的天地万物,道德经中此处的有,是从无到有的有,是最开始的有,是源头的有,只有从无到有的这个始有,才能称之为有,那么如果无就是不存在,有就是存在,二者互相转换相生相熄,要说明此意需要借用普通人更容易理解的说法,如果把这里的无与有换成人的欲望就好懂一点了,有欲望,无欲望,这个理的欲,可作为,念想,念头,求知,寻求,需要,想要,期盼,期望,来理解,这里的欲,对人来讲是可以没有的,但产生了需求,便也产生了欲望,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爱恨情仇,七情六欲,都是欲望的催生体,比如我今天不饿,不想吃饭,但是过了半天没吃饭,饿了,就很想吃火锅,这个想,这个过程,就是无中生有,吃饭是欲望,以其微观其妙,就是这样理解,从不饿到饿再到想吃火锅,就是从不存在产生了存在,吃饱了就不会饿,饿了就又会想吃,这就是有和无,有欲和无欲的转换,那么人为什么会饿?这个人为什么会饿的根源,就又是有之前的无,道家的思想便是如此,无中包含了有微妙的性质,有中又包含了无起源的特征。
那么佛教的理论中同样有对欲望的形容与描述,佛追求的是空寂,寂静,涅槃,觉悟,这种追求看似是无,但是它依然不是完整的,因为空寂,寂静,涅槃,觉悟,总是有对应相反面的状态,人恰恰是因为不能很轻易的达到这些状态所以才需要修佛,让自己达到这样的状态,这个便是佛教构建出来的系统,那么既然存在客观的相对的世界观系统,就无法脱离出来,所以佛教总是说来说去围绕因果来让人信服,万物皆因果,修到最后只是脱离了因果的牢笼,但需要承认的是佛家思想在帮助人们理解宗教理念是有很好的帮助的作用的,如果对佛学的理解足够深刻,便会发现佛家思想已经把境界定义为了极限,所修持的佛学都是为了达到一个境界,从一开始便给了修行一个终点,失去了更多的可能,这便是佛与道的最大的不同之处,道家并没有绝对完满的概念,所有的东西都是相对的,互生互存的,并无绝对的极致,那么既然有与无,互生互存,对于这样的共同存在,在道中,就形成了一个结构,一个框架,一个体系,或者说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就是【玄】,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便是如此,那么这个体系既然存在,便可以理解为有,在这个体系中,所对应的无,便是更高级别的无,又可以继续称作玄,如此往复便可称之为:玄之又玄,即是众妙之门,这是对一个没有终极目的,仅仅是对于现象的描述的形容,那么【玄】是道吗,或者说这个众妙之门是道吗,都不是,因为它们已经有了存在有了名字,即使是这样的有与无,也不是道,道,存在,但不能被形容或者描述,此时便要回到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这便是道德经的开篇之解,后文所述的逻辑与道理当需以此悟之。
其实对道德经的解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涉及的内容与概念性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吾辈不才,并不敢说自己已经完全领会了道德经的古意,但会尽量去表达和说明,如有学道之士,有更多的见解也欢迎与贫道沟通讨论,但贫道只认实证,如是空搬硬套还是不要浪费时间了,现在能静下心来读书的人已经不多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希望所有想要精进的人都可以共勉之。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mingliang.com/20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