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商业街最能彰显其历史文化风情。
如同北京有王府井,上海有南京路,沈阳有太原街,哈尔滨有中央大街……河南街则是吉林市商业街区的文化符号。与每一条商业街都曾滚动历史风云一样,河南街里也埋藏了无尽的故事,细看去,街心不尽的人潮里,流荡的都是时代的光影。
1
在民国版的吉林城老地图上,河南街恰好就从东到西横亘于城市中央,东从朝阳门(今大东门)起,向西穿过裤裆街(今牛马行农贸大厅)至尚仪街,蜿蜒约一公里余。
一条街路,也必有它的缘起。街名称之河南,乃因吉林城初建时,城内城外多有河流湖泊,一条小河从水门洞处,经牛马行(今青岛街)曲折流向巴虎门外,河道大体在今天的解放中路,俗称风水河。这一条街路辟于河之南岸,于是也就因便呼之。河上从东到西,原有多道小桥,以后河流淤塞,河水干涸,小桥也就随之消失。至于河流究竟在哪一年干涸,历史已无确切记载,只是留下河南街这一地名,隐隐地为逝去的过往做一个注解。
关于河南街的历史,今天所见的一些文章多说自康熙年间起便日渐繁华,这是不确切的。康熙十二年(1673),吉林建城。当时,内城为木城,立大木联排栅为城;外城则为土城,整个一座城池的面积并不甚大,尤其是东部城区面积更为狭小。杨宾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秋往宁古塔探父时,曾路经吉林城,在其撰著的《柳边纪略》中记述吉林见闻:“船厂(吉林)即小吴喇,南临混同江,东西北三面,旧有木城。北二百八十九步,东西各二百五十步,东西北各一门。城外凿池,池外筑土墙……西门百货凑集,旗亭戏馆,无一不有,亦边外一都会也。”此一段记述,约略画出了当时吉林城的大致图景,内中两点:一是城区面积的狭小;二是商业活动主要汇聚在西门一带,已表明河南街当时并非商业街区。
河南街走上吉林城商业中心的舞台,应该是在乾隆年间。乾隆七年(1742)重修吉林城,城门辟为五个,有临江门、大北门、小北门,以及朝阳门、东莱门(小东门)。重要的是,经过这次重修,城区面积得以适度扩展,这就为城内的商业活动开拓了必要的发展空间。
接下来的发展脉络是,一个商业帝国在这条街上演绎了最初的商业传奇。曾在中国北方缔造了庞大商业帝国的牛氏家族,于道光元年(1821)在河南街上创办了恒升庆绸缎庄。地址即在今天的东方商厦,正是河南街的黄金地段,是当时吉林城的中心点。随后,牛家相继又有恒升庆百货店、恒升当铺、益升合绸缎庄、同升泰商号在河南街上开业。
这时的牛家,经过牛金玉和二子牛升云、牛升霄两代人的艰辛创业,已经积累起巨额财富,吉林本城和外埠的投资都处于扩张阶段。在河南街的发展史上,牛家实是打开其财富之门的手持金钥匙之人,以牛家的财富和声望,在河南街商业投资的落子布局,必然会有一种引领作用。一羊领先,群羊相跟;一鸟先鸣,众鸟相和。其后,果然如声而应,如影而从,一批商家先后都选择在河南街落户。一条街,自此逐渐走向繁荣。从这一角度说,牛家就不仅是河南街财富之门的开启者,也是这一条商业街的奠基者。
当时,吉林城的大小商号,大多分布于北大街和西大街。这是吉林城最老的两条商业街了。自吉林建城以来,已经延续一百余年。牛家在这两条街上,也有很多买卖,如设于北大街的恒升庆烟麻店,是吉林城最大的烟麻贸易货栈;开设于北大街的宝升堂,是当时吉林城最大的药店之一……在之后的若干年里,将一批商号有序布局于河南街上,这里也显示了牛家的商业智慧。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此时的吉林城,城市格局已有很大变化,东莱门至朝阳门一带,居民构成多为官绅人家,自然,他们也是商家最好的买主,商家若是认不准又抓不住买主,便只能被踢出商界了。牛家正是看准了河南街的潜在远景,一步一步地将经营不同业务的商号布局在河南街上。慧眼独具,先手一棋,这也正是牛家商业帝国百年不倒的秘诀吧?
牛家的恒升庆绸缎庄,是河南街早期最大的百货商店之一,除绸缎布匹,南北各地的高级百货也应有尽有,进一店如进百店,一店即可买得各样所需,因此,很多年里,它都是这个城市的商业地标。以后,牛家破产,短暂租赁与富商萧家,改名义顺盛,随之又在时代的迁革中改为吉林市第四百货商店。今天,在它的旧址上几经演变而来的东方商厦,仍然具有地标的价值。虽然百余年里时光流淌,好多老房子已不复旧时模样,可是站在老地方,想起这一个家族和一条街的故事,依然能感知其商业智慧的不凡……
2
现在,捡拾吉林市的商业文化遗珍,可见许多享誉四方的老字号是经风历雨从河南街走出来的。
吉林城坐拥松水之便长白之利,自然禀赋优异,宝藏富饶无匹。各类出产中,关东地道药材一直名闻遐迩。牛家的诸多商贸里,药材买卖是重要一项,位于北大街路西的宝升堂药店,是当时吉林城最大的药店之一,经营地产参茸和川、广、云、贵药材,并可自制丸、散、膏、丹等成药,在河南街设有分柜。
开办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的义和谦药店,前身是德春堂药铺,因为经营不利,欠下营口义和谦药栈货款,于是转而出兑于债权一方,自此更名为义和谦吉林分号。营口的这一处义和谦药栈,原为铁岭县大甸子王老茂、张老亭、田在心三人合办的一个药铺,取名“人和堂”,有坐堂医,专营南北药材,童叟无欺,药皆精采精制,由是享誉关东,在开原、长春、哈尔滨、呼兰、公主岭、抚顺等地都有分号。那时,大连尚未崛起,营口乃为东北的海运大港,由此可直达天津,往来货运、客运都十分繁忙。耆老旧传,牛家买卖最兴隆时,有几百辆大车往来于吉林和营口之间。王老茂、张老亭、田在心几人最初在营口设立义和谦药栈,当然也是将这里作为药材贸易的窗口。
不过,义和谦在吉林城立出幌杆之后,竟很快声誉鹊起,名传八方。药店依照传统格局,前为药店,后有厂房,计有房屋二十余间,柜伙(店员)二十余人。店内坐堂医皆是一时名医,医术高妙,闻声而知病情,切脉即知病象,望面色则知症候。旧时,药店之坐堂医俗称坐堂先生,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医者与药店同处一室,就地开方抓药,不必看了医家又跑药店,无疑大大方便了患者。他们制作的中成药,丸、散、膏、丹俱有,总计达五百余种。只以丸药来说,密封的蜡丸,几年十几年后,不仅蜡丸不变样不走形,便是蜡丸内的药丸也依然柔软,药香不改。药店奉行的宗旨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货真价实,是谓不可欺天;童叟无欺,是谓不能欺人。欺天欺人,必然自我走上绝路。多年里依赖这不变的理念和采制药技术的精益求精,终使得义和谦成为吉林以至东北的一个品牌,并至今不衰。
同样坐落于河南街的世一堂药店,创建于道光七年(1827),比之义和谦药店早了七十多年。创办者是吉林城中的举人张尊与两位钱庄老板,创立之初,以加工人参、鹿茸为主,另外也诊病抓药。吉林的人参、鹿茸,闻名天下,世一堂的加工技术又尤为细腻,品质卓异,畅销全国各地,享誉海内外,上海、香港以至东南亚各国,皆知世一堂之名。至今,一些老吉林人还记得世一堂门前的匾额,一块匾写的是“地道药材,货真价实”;另一块匾写的是“继天立极,童叟无欺”。其实,这里说的也正是他们的经营理念,“继天”者,继“天地生人”之心;“立极”者,立拯民病苦之大愿。以此心怀经营这一爿店,哪得不至臻至妙而享美誉?1915年,在巴拿马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他们制作生产的鹿角胶、爱国神丹和熊油虎骨膏等,受到与会各国医学人士的一致好评,荣获了多项大奖,其中一项还是金奖。这在吉林的历史上,也是最早的世界性金奖了。
从前,在河南街上走一趟,然后吃一顿新兴园的饺子,那实在是莫大的享受了。创建于光绪十九年(1893)的新兴园饺子馆,初时为董家饭铺,在河南街东侧。掌柜董世昌,人称董善人,乐善好施,生意日渐兴隆。在河南街上,可以说汇聚了一省的商业人才,什么样的神仙人物都有,没有一点儿功夫,很难在这里招架得住,三拳两脚之后,就得败下阵来。董世昌的拿手功夫是以蒸饺闻名,做工讲究,用料精细,饺子皮全用烫面,柔软筋道,饺子馅儿全用精肉,肥瘦搭配,调料精妙,鲜香无比,包出的饺子有形有样有味,最奇的是两根擀面杖,甚是与众不同,两拃来长,中间鼓肚,两头尖尖,滴溜溜儿擀起来手把儿煞愣的快,一刹那间就已擀出许多皮,看得人眼花缭乱,惹得一片赞叹。这么一种看似很普通的吃食,董世昌却一样样都做得见功夫,自然也就美名远扬了。据传,牛子厚、张作相、成多禄等都曾是这里的常客。牛子厚还曾为之题匾。
如今已是中华老字号的福源馆,美名也是从河南街走向四方。旧时,生活简陋,吃食单调,一个穷苦孩子若能吃得一块蛋糕,会幸福得几天睡不好觉。那时,蛋糕也不叫蛋糕,因为是在俗称“饽饽模子”的木制模具里压制成形,因此称之“槽子糕”。福源馆的糕点,多种多样:京八件、菊花酥、春秋酥、四季酥、萨其马、金丝糕、竹节酥……且品质又好,色正味美,一样样都做出花来,是富人家太太小姐日常离不得的“嚼咕”;一般人家,过年过节,走亲探友,若能拎上福源馆“四盒礼”的“果匣子”,是一件觉得极让人长脸的事情,送礼的感觉忒有面子,接礼的也觉有光彩。福源馆“果匣子”的包装也大有讲究,只用一张闻着有草香的包装纸将糕点包得四棱四格,上面覆以“鹤舞吉祥”“八仙祝寿”一类的木刻版画,俗称“点心签儿”,画面上还印有店家的地点及字号,看着十分悦目……一些老吉林人感怀忆旧,说起福源馆和有些店家的生意,言语间流露的赞叹里,就是那时的生意,从里到外都做成了绝活儿。
在这条长仅一公里余的商业街上,几百年里,随商潮沉浮起落,不知演绎了多少商界传奇,中西理发店、德发魁帽店、长盛东鞋店、丹凤时鞋店、同芳照相馆、慎昌表店、松江书局、文雅山房书局、醉仙居饭店、太盛园饭店、会友发包子铺,以及毁于1994年大火的和兴隆百货商店……一条街,大大小小的店面,竟有近千家。今天,这些店或在或不在或已华丽转身改变面貌,但只要说起它们的名号,都会觉得有几分亲切和熟悉,已经不在的,总是在回忆里念念不忘;依然还在的,则是存在心中的惦念和珍惜……
3
河南街留下了很多人的记忆;也留下许多有关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
光绪三十三年(1907),流落于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广东开平县人邓华甫来到吉林,在湖广同乡会的帮助下,于河南街西侧(今东北电影院对面)开办了同芳照相馆。这是吉林市的第一家照相馆。那时,西方摄影术传入中国时间还不长,一些人还不知道照相是怎么回事儿,以为照相会勾去人的灵魂,看着照相馆橱窗的陈列莫名其妙。但是,这最初的西洋景很快就成为城市的时尚,1935年,他们购进了吉林市第一台“柯达”牌德国产转盘照相机,可以为百人以上的团队合影拍照,照片长达两米,便是放在今天,摄影技术也让人啧啧称赞。在东北的哈尔滨、长春、洮南、九台等地都有同芳的分号。今天,很多吉林人珍藏的老照片上,都留有“同芳照相馆”的字样……
宣统二年(1910),在河南街的同庆鸣商号楼内,第一次放映了无声电影。在吉林城,这也是人们第一次看电影。此时,清朝还没有灭亡,能看到电影的城市还寥寥无几……
1912年,从山东掖县(今已撤销)来吉林的张邦彦在牛马行附近办起义春隆胡琴铺,自制各种琴、箫、笛、鼓……遍销东北各地,名闻遐迩。张邦彦精于乐理,乐友多多,胡琴铺里每日鼓声咚咚,乐声悠扬。几年后,胡琴铺迁至河南街往三道码头去的路口(今河南街与珲春街交会处)地方,改名“雅乐社”,并且有了自己的铜管乐队。令他们自己也没有想到的事,在旧式婚礼向新式婚礼的转变中,他们竟真的起了吹鼓手的作用。那时,城中人家举办婚礼,还都是搭席棚,坐花轿,由娶亲奶奶和送亲奶奶陪送……他们与江沿街的宾宴楼饭店联手合作,婚礼程序新颖,乐队一路相伴,开启了新式婚礼的先河……
河南街上离牛家的恒升庆绸缎庄不远,有一家和兴隆百货商店,向以新潮洋货为主,颇类于今天的大百货公司,每天熙来攘往,人流滚滚。商店是欧式建筑风格,装修雅致豪华,外地游人常在门前摄影留念。在东北沦陷时期,人称“吉林银座”。以后变化为实习饭店,至今,许多人还怀念那里的美味……
《永吉县志》记载,吉林城之元宵节,必于“街市张灯三日”,其时,金鼓喧阗,“男女出游,填塞衢巷”。1964甲辰年元宵节,在河南街上举办了吉林市首届灯展。万盏花灯如海,人流涌动如潮。当年盛景,今天也还让人留恋不已……
当然,在每日市声如潮的街面上,也有些令人感慨怅叹的记忆。牛子厚之子牛锦章在家庭破产后,饥寒交迫,即潦倒死于自家原来的源升庆百货店前。一个家族的繁荣和落寞,这条街都看见了。世间的繁华虽不久远,然牛子厚终以倡办喜连成的一肩大义赢得了家族的传世美名……
河南街上也曾发生血案,时在1949年2月11日下午。吉林城中,有位大书法家冯竹士的二子冯有雄是一浪荡子,常混迹于赌场。曲振铎在河南街上开设一处福聚银楼,二人时相往来。冯有雄这一日输钱,来至曲振铎处相借,此时,曲已厌恶他恶习不改,便不肯借。冯看着柜台里晃眼的金银手镯戒指,又四外无人,顿起歹意,觑个空儿,悄悄抽出曲振铎防身的尖刀,刺向曲之咽喉,曲振铎以算盘还击,将算盘珠子打落一地,却因失血过多倒地身亡。冯有雄换下血衣,跑回家中后,又心中作乱,偷偷到店前看热闹,奈何心里更加慌乱,遂又再跑回家中劈柴。警察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将其抓获。市廛喧嚣处,亦是人心善恶相搏之地。不过,老辈人口传,这样的恶事多少年里也不过就这么一起……
时光流逝。今天,河南街依然是吉林市最繁华的商业街,是吉林的历史名街。一街的时代光影里,映现的也还有历史的印痕,斑斓且多彩;细细看去,两相交映,也才是一棵完整的花树……
本文选自2021年民生读本,吉林省地方志资源开发立项项目《木城往事》,作者高振环,未经许可严禁通过任何方式转载,违者必究!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mingliang.com/18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