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邢村的土地
大邢村的土地,除了村基选外,还有大片良田,这些田亩可以说四周环绕。
说大邢村的土地,还要从整个湖阳说起。湖阳古代为黑沙州,由湖中的草粪淤泥堆积而成。。湖阳东临石臼湖,西靠丹阳湖,四面环水,南与淳溪(江苏高淳区)长芦隔塘沟河相望,这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气候宜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年景色诱人,是江南有名的鱼米之乡。这块土地不仅四季可生产粮食、蔬莱。石臼湖和丹阳湖还有着丰富的水上资源。湖中的荇菜、莼菜、菱、藕、欠实等都很好的水生蔬菜和副食。而且湖中鱼虾蟹蚌极为丰富,是人们极好的美味佳肴。还有,这里各种野鸟遍湖,人们可以自由张钓食用。广阔的丹阳湖、石臼湖湿地又是放养家禽家畜的天然好场所,可以“果蔬周岁用,鳞鱼应时需”。过着“净淘税米炊香窨,小摘园蔬带雨肥”的生活。因为丰饶,外地移民纷纷迁入。历史上因天灾人和,一些人迁徙到了湖阳居住,使这里人口逐渐增加。因湖阳面环水,为了抵御水患一个家族或几个家族共同联合起来围一个圩(或垾),湖阳形成五十二个小圩(垾),而大邢在村子的西边及头尾大和圩、永丰圩、蒲封圩等小圩,约150余公顷。以及与之配套的沟渠、池塘。有陈家沟、吴家沟、张家沟、史村沟及间隔的水塘。大和,寓意“非常和协”;永丰,意思是“永远丰收”。这两个圩的名字人们好理解,至于为什么叫蒲封圩,这当然也有来源,而且挺有意思的。蒲,是一种水生植物,一般高达一米半到三米,根茎是匍匐的状态,叶子呈现狭长的条状。尤其有特点的是其远远望去就像一根长长的蜡烛,这也是它被人们称为“水蜡烛”。水蜡烛代表美。古人所称的“五席”,即莞席、繅席、次席、蒲席、熊席。《礼记·丧大记》中提到丧葬之时,“小敛于户内,大敛于阼。君以簟席,大夫以蒲席,士以苇席”。历代文人墨客对水蜡烛多有吟咏,如宋代道潜曾有诗道:“风蒲猎猎弄轻柔, 欲立蜻蜓不自由。五月临平山词条下路, 藕花无数满汀洲。”封,即包装之义。蒲封,用蒲包装。古人有“蒲封”之法,这是一种用来封装简牍的方式。北荆州谢家桥一号汉墓曾出土一批竹简与竹牍。根据发掘简报描述,竹简与竹牍“出土时包捆在灰褐色蒲草内放置于东室,保存完好。共有竹简208枚,竹牍3枚。简、牍卷合后于两端各绑两道蒲草,外包蒲草后,在中部绑四道蒲草,在两边各绑一道蒲草,蒲草在端头扭合”。用蒲封作圩名,恐怕不但有美的意思,更有安全、牢固的含义了。曾在大邢小学任过教的夏崇民先生出过一本诗集,就取名《蒲封集》”。
除了南北及西面外,甚至在东边的湖里,大邢人曾筑过良田,那就是富圩、庆丰圩、刘兴圩、小新圩、庄香圩、正兴圩、榨兴圩等。庄香圩,大邢人又叫它香香圩,处在张家港与史家港对面的湖中,它的南边就是邢村港,邢村港北面顺着它的圩堤伸向湖心,南面过去是整齐划一的芦材墩。东面是湖水。湖内有沟渠,至四面的圩埂还在,圩埂长满龙骨材等水生植物。正兴圩对着史家巷,是史家与邢家二姓共筑共业的,刘兴圩是刘家所筑,其余是邢家单筑的。洪水节季这些圩对挡浪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些圩圩新筑时曾耕作过,但由于湖阳后来把五十二个小圩联起来,成了一个大圩,而这些圩没能包围进去,由于处在石臼湖中,惭惭荒废了。庄香圩现在还能看到它的四面圩埂。
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为尽快恢复径济,对农业实行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包括减轻赋税,及时赈贷等),湖阳居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高涨。刘伯温造东坝后,使经东坝东流的水,转西流入石臼湖、固城湖、丹阳湖,再经姑溪河、清水河(青弋江、水阳江连通河道)西流入长江,使石臼湖、固城湖、丹阳湖在长江泄洪期水位上涨。从此以后,湖阳的各小圩垾,经常溃破。为抵御洪灾。湖阳的五十二圩垾居住的民众经协商,联合起来,将五十二个小圩垾围成了一个大圩(其实总面积不足万亩),这个圩就是湖阳圩,可惜,大邢的这两个小圩(小新圩与庄香圩)没有包进来,至今已荒废了。明嘉靖十年(1531年)以湖阳圩设湖阳乡,辖中壮、长南、大北、小南、大南、武山六社。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设塘沟镇。2013年撤乡改镇。现辖塘沟、大邢、西峰、彰教、均庆、镇奄六个村,38个村民组,塘沟、红星、西湖三个居委会。
我们知道,大邢人甚至整个湖阳人过去都过着半耕半渔的生活,在大邢村“男耕女织”“耕读传家”格外明显。中国几千年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经济社会,形成了以“耕”为手段,从事着农业生产,人们得以生存与繁延,同时孕育了悠久而厚重的农耕文化。农耕自古以来都在中华民族史上都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周书》上有言“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可见,中华民族在伏羲时代,就有了在自然和天地文物之间学习农业的耕种意识。大邢的这些土地养育着世代大邢人。可惜这些土地太少了,解放后进行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人均只有七分田,但大邢人甚至整个湖阳人精耕细作,薅草甚至跪田,在“农田禾苗半枯焦”的盛夏,人们顶作烈日,不怕蛟虫叮咬,双膝跪在水田里,胯裆骑着一行稻颗,两手前后左右抓草。春夏秋冬,人们不失时机地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啊,土地,它如此古老,又如此新鲜,衣食住行,与之形影不离,如今还是跪的是土,拜的是地,它是人们永远的生存与根基,有人即时离开了它,却成了人们永远的思念与落叶落归根。大邢村除村的周边有土地外,也有祖上在外地也购置土地的。据《当涂县志?明邢氏祖遗姑孰庄田记”(见志书1534页)中载:“明世祖南山隐君讳贵,字仲良,行纯四…在姑孰常散置常稔田。”解放后在当涂护驾墩还发现湖阳大邢村邢氏庄田碑记,当涂作为历史文物保存。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mingliang.com/30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