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连续剧《诸葛亮》及《三国演义》在处理"三顾茅庐"一节时,均将孔明所吟诗句"大梦谁先觉"的"觉"字读 jue 。从诗义看,应读去声 jiao 音。
在词义的古今演变中,词的义项增多是较普遍的规律,为了有效地区别词性或词义,古人采取了两种办法:一是创造新的文字,分化多义,这就与古今字相关:另一种办法是语音破读法,在不增加文字的情况下使一字多音,类似于屈折语的音变。"觉"字即是采取后一种方法处理多义的,《说文》觉:"寤也,从见学省声;一曰发也。""寤"即现代汉语"醒"义,是"觉"字本义:"发"是引申义,段玉裁注曰:"即警觉人之意。"此词上古为人声字,中古音韵学勃兴之后,"觉"字本义即破读为去声音。古代经书中"觉"字本义用法,陆德明《经典释文》均注"音教"或"古孝反"。
"觉"字本义"睡醒"用法,在中唐前一直是常用词,如《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其中"眠觉"即"睡醒"。白居易《长恨歌》:"云髻半偏新睡觉",其中"睡觉"仍是"睡醒"之义,不同于现代汉语。但是中唐以后,"觉"字本义用法逐渐萎缩,演变成现代汉语的"睡眠"及其量词用法,出现了词义转移。"觉"字组成的双音词"睡觉"及量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读去声是无疑的,但是其本义在唐代后古籍中残留的"寤"义用法,读什么音呢?《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均将"醒"义置 jue 音之下,这就是电视剧对孔明诗句"觉"字读音处理的依据。然而,这是一种错误处置,让我们从语音史和词汇史两方面剖析其错误。
宋代之后,入声逐渐消失,"觉"字入声音变为 jue (文读)或 jiao 上声(白读),其去声音仍保持不变。在元曲中,凡"醒"义,均读去声不变,其他义读 jiao 上声。例如:郑德辉《倩女离魂》一折"飒然惊觉"、石子章《竹坞听琴》四折"将一阵黄粱梦忽惊觉"、范子安《竹叶舟》四折"睡直到觉"诸例,"觉"皆"睡醒"之义,明代万历八年(1580年)进士臧懋循《元曲选音释》皆注曰:"觉音叫。"
与去声音相对,马致远《任风子》四折"我只道人不知鬼不觉"、郑廷玉《忍字记》一折"多管是南方在道,他故将人来厮惊觉"、秦简夫《赵礼让肥》二折"诗书访先觉"诸例,"觉"字皆"发"即"警觉人"之义。臧氏《音释》皆曰:"觉音皎。"可见,在明代,"觉"字语音演变的界线是十分清楚的。不仅如此,在现代汉语方言中去声"觉"字与人声"觉"字至今泾渭分明,演变路线不同。
根据臧懋循为元曲的注音,可以判定凡"醒"义"觉"字皆读去声,那么《三国演义》中"大梦谁先觉"的"觉"字是否是此义呢?其实正是此义,它源于《庄子·齐物论》,反映了孔明的仙风道骨。《庄子》原文是:"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陆德明《经典释文》注"觉"音说:"音教。"这段话相当深奥,但"觉"字的音义不难明白。
从词汇史看,去声"觉"字由"睡醒"引申为"睡眠"及其量词,血缘关系清楚,不可能与早已分化的人声音合流。因此,"醒"义"觉"字读 jue ,于音理、义理均无法讲清,《新华字典》及《现代汉语词典》以讹传讹,应予以纠正。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mingliang.com/29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