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公鸡铁仙鹤,玻璃耗子琉璃猫。
这是老北京和相声演员常说的一句俗语。意思跟我们常说的”铁公鸡——一毛不拔“差不多一个意思,都是形容人比较抠门,但前者是成装整套,一长串的顺口溜,说出来也是绘声绘色、很有画面感。
但细看会发现,这话怎么不押韵呢?其实说出来是押韵的,要不然也不会朗朗上口。其中的”仙鹤“读为”仙毫“,这样就能和下句末尾的”猫“押得上韵。
另外在京剧、相声中,白天的”白“,会读成”薄“。因而古诗里,有人会念作“薄日依山尽”。
这些读音在字典里都查不到。那为什么会发这个音呢,这就是自古流传下来的旧的读音,也可能是行业规范,祖师爷就是这么说的。
另外还有一些地名,本地人的读音在字典里也查不到。
比如说陕西宝鸡有个虢镇。这个虢是西周封的诸侯国,有两个,东虢和西虢。虢字读音为”国“,但当地人都叫作”鬼“,因而就把”虢镇“叫成”鬼镇“。
关公的故乡山西解州,在如今山西运城。解州这个地名如今还有,只不过变成了解州镇。当地把”解州“读作”亥州“,这个读音字典里也找不到。
革命先驱李大钊的故乡在河北乐亭。当地人把”乐亭“读作”烙亭“,这个读音字典里也没有。
之所以这么叫,可能也是约定俗成,千百年都这么流传下来的读法。
在一些特定场合,某些字也不是发字典里有的音,而是发与之相近的音。
例如电影《上甘岭》中的《我的祖国》这首歌,第一句歌词是”一条大河波浪宽。“
唱的时候会唱成”倚条大河“,这时候的”一“不是发一声,而是发三声。
蒙古的”蒙“字,是个多音字,当它意思是蒙古这个少数民族时,发的是三声。
”蒙古“这两个字都是发三声,当连读时,第一个字的三声很难发出来,因而我们在读”蒙古“时,”蒙“都会发二声。
但单独说”蒙“这个字时,则没有这个困难,可以很轻松地发出三声。
队列训练时,有个口令叫”稍息“。当人少时,喊这个口令可以读出正确的音。
但面对的是成百上千人的队列,再喊这个口令时,按照它正确的发音喊出来,那就有些小家子气了。
这个稍息的”稍“是一个卷舌音,在千百人的大场面时,卷舌音很难发的响亮。
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听清楚,人们一般都是发开口音,嘴巴能够自然地张开,通常都会喊成”扫息“。
这么喊,没有人会说他喊的不对,因为大家都能听得清楚听得明白。自然,在字典里”稍“也没有”扫“的发音。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mingliang.com/29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