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创办人比尔?盖兹(Bill Gates)曾经说过一句令人玩味的话:「大部分的人高估他们一年内能做的事,却也低估了他们十年内能做到的事。」我们常会高估短期的能力,却低估了我们长期的能耐;也就是说,我们常低估了十年可以成就多少事情,也小看了十年后的自己。
今天是农历虎年的最后一天,明天就是农历兔年,我们也可以仿照富豪的方法,他可以规划十年,我们可以十二年!
现在,我们就试着用长期的角度来思考:十二年后的你——比今天更坚强、更优秀、更成功的你——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做着什么样的工作?
这个方法被称之为「下一轮生肖年愿景」。
曾经提出这个方法的网络作家马修?肯特(Matthew Kent)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追求卓越,你将默认自己接受平庸。」所谓的「卓越」是百分百发挥自己的潜质,而所谓的「平庸」则是任凭自己的潜质随时间枯萎凋零。卓越和平庸的差别,并非跟别人比较,而是与有没有发挥潜质、致力于追求自己的理想有关。
我们可以在自己笔记上,写下十二年愿景,分别回答了四个问题。
问题一:仔细描述我一天的生活,包含我遇到谁?做着什么事情?吃什么?穿什么?
还在金融业工作的我,仔细思考了自己不喜欢什么,然后试着避免以后过着同样的生活。我不喜欢为了流程而必须参与流于形式的会议,更不喜欢为了说服某些人而必须费尽心力准备报告。我不喜欢为了组织的运作,而必须牺牲时间的弹性和自由。我不喜欢做什么事情都得考察各种绩效和评比的影响,也不喜欢花时间在跨部门的沟通和协调。我不想将人生花在这些事情上面,因此我在脑中描绘一个十二年之后的人生样貌。
2035年2月7日(十二年后的虎年除夕),我依然维持十二年如一日的晨间习惯,早上起床之后先运动半小时,写作和阅读一个小时。接着,我唤醒了伴侣,我们一起做早餐,再叫小孩起床享用。轻便着装之后,开车载他们前往学校和公司后,我回到自己的工作室,利用早上的时间处理一些自己的事情,再用下午时间开线上会议,偶尔接受零星的访谈。
我不是为了某间公司或某个人工作,我是为了我在乎的那些人工作。我跟少数的基金会和出版业者合作,主要工作内容为推广教育和阅读。傍晚,我会接送孩子回家,煮晚餐给全家吃。为了培养孩子阅读习惯,饭后我和伴侣一起陪孩子看书。我们轻松地谈天说地,直到沉沉睡去。
问题二:我住在哪里?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开着什么样的车子?
我住在某大城市北部的一栋电梯大楼里,我对物质的要求不高,开着与十二年前一样的小汽车。由于我和伴侣都有能力远端工作,工作所在地并不会限制我们选择居住的地方,甚至我们可以去任何想去的国家、城市或咖啡厅工作。
问题三:我的职业是什么?我做着什么样的工作?
我主要的日常事务是写博客、教学,偶尔协助机构募款。不论透过哪种方式,我希望选择最有力的管道,持续推广教育和阅读。
问题四:那时候的我,对什么事还保有热情和感动?
有许多时间跟家人相处、拥有高度自由的生活,让我充满了活力。能够向别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宝贵的知识,也时常使我充满生命力。此外,我从大学就喜欢跳舞,我想到那时候,跟伴侣一起跳舞,仍会是我最喜欢的运动。
撰写十二年愿景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撰写愿景时,可能遇到一些卡关的情形,比较容易想像自己十二年后的生活,但还不太清楚要怎么描绘自己十二年后的工作。这时,可以加强联想的练习,检视了一下自己想追求的三个职涯方向:成为模范榜样、贡献所长和教学相长、与别人分享自己的观点,才帮助我更清楚地写下多年后的工作样貌。
现在开始规划起来,写下未来的生活,虽然有些粗糙,但却清楚定调了我想要追寻的生活型态:自主的工作模式、持续公开分享和教学、拥有许多与家人相处的时光。
重复检视和重新计划让我学到,理想的生活型态不太会改变,反而是工作型态会随时间和科技的演进而改变。这也显示当我们计划要打造梦幻工作时,应该思考的先后顺序为:生活优先、工作为辅。
许多人谈「工作和生活平衡」的议题,到头来都还是围绕在原本的工作型态上面打转,生活只是工作剩余的缝隙。就好像是在问:「无论你从事的是什么工作,仅剩下来的那一点点时间,你拿来做什么?」
这种想法的陷井就在于,当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只剩下关注眼前的工作任务和排程,却不曾留点时间思考自己理想的生活型态时,往往会忘了自己拥有的无穷潜质,也会忘了自己有能力创造出不一样的人生格局。
对于一个人来说,长期目标不该是「我以后要做什么工作」,而是「我的理想生活型态是什么」,并依据这种生活方式来选择或创造要做的工作。
有了目标,执行会更有方向与动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mingliang.com/24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