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姓何的历史名人?古代姓何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古代姓何的历史名人?古代姓何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老师带着蕉村小学的学生参加杜陵乡红五月演唱会比赛

晚饭后,在楼下散步,忽然电话响了,一看,是陌生号码,于是把电话塞进口袋,继续走路……一会儿电话又进来了,想着可能是认识的人,于是接通了电话。

电话里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叔,我是龙龙,何老师的儿子。”果真是熟人。“龙龙,怎么了?你说。”

“叔,后天想给俺爸过寿呢,你没事儿了来,酒店在……俺爸专门让给你还有几个老同事打电话呢,一定来,叔。”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地笑着说:“好好!代问你爸好,我一定来!”

放下了电话,思绪如同平静的湖面丢进了一粒石子,久久都难以平静下来……

何老师姓何,名振良,长安韦曲皇子坡人。1997年元月,我来到杜陵乡蕉村小学任教时,何老师已在蕉村小学从教多年。

蕉村小学里面有一座村里古老的戏楼,后来被学校改造成了会议室。会议室中间摆放着两张绿色木质的乒乓球台作为会议桌使用,两边摆放着木质的绿色连椅。会议室的两侧,是用单砖分别隔开的四间小房子,大门西侧北边那一间是档案室,南边那一间是我的宿舍兼办公室。大门东侧北边是少队部,南边那一间是何老师的办公室。

当我收拾行李往戏楼上边的房子搬东西时,发现一个身穿黑色呢子大衣,浓眉大眼,手里拿着工字卷烟的人,站在会议室大门口笑眯眯地看着我说:“得是刚分来的,需要帮忙不?”声如洪钟,言语和善,面带微笑。由于东西不多,又很细碎,我笑着婉言道谢拒绝。

收拾好了房间,听学校的雷爱萍老师说,和我同住戏楼穿黑色呢子大衣的老师叫何振梁。

从此,我和何老师就同住在一个屋檐下,中间只隔了一张乒乓球台,咳嗽,打个喷嚏都能听到。

古代姓何的历史名人?古代姓何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那个时候,蕉村小学有六个年级六个班,不到二百学生,老师有十二三个,除了同村的几个老师在家里吃午饭,其余的老师都在学校灶上吃。做饭的是村里的凤云嫂子,干净利落勤快,家常饭菜做得很和大家的胃口,深受大家的欢迎。以前管灶的老师年龄大了,后来杨俊材校长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年轻的邵丹飞老师。邵老师住在韦曲,来回骑一辆福先达125摩托车,采购食材也很是方便。邵老师管灶的头一个月,那个伙食可不是一般的好,顿顿有酒有肉,再加上凤云嫂子高超的厨艺,大家都赞不绝口。吃饭时,爱抿两口白酒的何老师,也是夸赞不已,“还是年轻人管得好呀!”何老师酒足饭饱后,经常笑眯眯地直夸邵丹飞老师。

一个月以后,灶费算出来了,何老师一看傻眼了,本来工资不高,这灶费却花费了很大一部分。何老师交了灶费后,笑着给邵丹飞老师说:“下个月不上灶了,挨不起了,这样吃下去,只能拆房卖檩了!”

何老师家在农村,爱人在家务农,育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何老师老来得子,儿子尚小,小女儿还未出嫁,一家经济来源主要靠何老师每月微薄的工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由于学校的灶上只做中午一顿饭,我一天三顿都得在学校吃,所以上了一个月灶后,我也退灶了,买了一个煤气灶,自己做饭吃。这样以来,中午饭时间,我在会议室这边做饭,何老师在另外一边做,会议室充斥着浓浓的烟火味。

何老师的午饭很简单,主要以挂面为主,菜也更简单,主要就是从皇子坡来蕉村路边的野菜。春天万物复苏,何老师会从崖畔沟沿儿的枸杞子树上摘一些刚吐芽的嫩叶——枸杞芽(我们当地的称谓),用清水冲洗干净,等挂面快熟时,再放进电热杯里煮熟,捞出面条,调入调料吃。夏天和秋天,何老师的野菜就换成野仁菡和灰椒椒了。和何老师相处久了,每次中午饭,我都会多炒点菜,给何老师硬盛到洋瓷碗里,何老师总会笑眯眯地连声致谢。过完年开学那一个礼拜,何老师总会从家里带来过年时多蒸的那几碗粉蒸肉,还有打着红俏俏的白蒸馍,只要他最后一节没有课,就会在我煤气灶上的钢筋锅里,早早就把粉蒸肉和白蒸馍热透,一下课,在烧着蜂窝煤炉子的小屋里,我总能吃上热气腾腾甜里带咸香喷喷的粉蒸肉夹馍。

古代姓何的历史名人?古代姓何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带领蕉村小学学生参加歌咏比赛

何老师在学校带低年级的数学和全校的音乐课。每天中午放学,何老师都会把不按时完成作业或者是公式定义没背诵过的学生留下来,围坐在办公室的乒乓球台周围。何老师一边洗菜做饭,一边监督着学生。有时他手里拿着旱烟袋,一边抽着旱烟,一边巡视,发现哪个学生不认真,顺势拿起烟袋锅轻轻地敲在调皮男生的头上,嘴里说着:“我给你娃说,不好好学习,长大后你只能到蕉村砖瓦窑去背砖!”

何老师教数学认真负责,成绩出众,何老师的音乐课同样也特别出彩,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哪个班的音乐课,还没上课,班里的男生们就早早地来到会议室,他们兴高采烈地抬起学校唯一的那架脚踏风琴,小心翼翼地走下会议室的台阶,簇拥着,高喊着,把风琴抬到教室,静静地等候何老师走进教室的时刻。上课铃声响了,何老师走进教室,他洪亮的嗓子发出“上课”两个字,学生们齐刷刷地起立高喊:“老师好!”此时,穿着呢子大衣的何老师挺着笔直的身段站立在讲台上,炯炯的眼睛环顾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恰似将军巡视将要上战场的士兵,何老师由心底涌出莫名的自豪。伴随着“坐下”两个字,何老师走到风琴前面,很潇洒地撩起大衣的衣襟甩在身后,威严地坐在风琴前面,伴随着双脚的交替踩踏,风箱鼓起,何老师的十指触碰琴键,悠扬的琴声,富有磁性的男中音,顿时充盈在简陋的教室,从窗户飘向室外,久久地回荡在蕉村小学的院落里……

何老师多才多艺,美术字,毛笔字样样精通。学校召开大会,会标都是何老师提前在会议室的乒乓球台上书写的。何老师用刀片将红色的纸张剪裁成合适的尺寸,将墨汁倒进一个黑瓷碗里面,用一把三四厘米宽的排笔蘸着墨汁,直接就在红纸上书写起来。排笔在何老师的手里时而轻轻地移动,时而飞快地抬起,时而又重重地落下,不一会儿,美观大方的黑体美术字就展现在鲜艳的红纸上了。

课余,何老师也喜欢在报纸上练习写毛笔字,名人名言,诗词歌赋,何老师拎手就来,挥毫泼墨,龙飞凤舞,每每此刻,站在一旁欣赏的自己,总会被眼前何老师所做的一切深深地吸引。某一天,我在房间里批改作业,何老师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叠纸,他高兴地对我说:“何老师给你写了一幅字,字的内容我感觉很适合你。”说着,何老师打开了手中的纸张,铺在了我的单人床上。只见八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为者常成 行者常至”映入眼帘。何老师和蔼地对我说:“这是《晏子春秋》里的话语,你正年轻,正是干事的时候,何老师希望你努力去做你的事情,为了远大的志向去努力奋斗!”我很感激的惠存了,并把那副字贴在了床头,直到在蕉村小学呆了七年后,那副字虽然已不复存在,但那八个字,却永远铭刻在我的心底不曾抹去……

古代姓何的历史名人?古代姓何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记不清是哪一年春节了,好像是一个腊月二十八的下午,住在韦曲三姨家的我出来在街道上买春联。从青年南街走到樊家十字,街道两边写春联买春联的人倒是不少,走走停停,看看走走,我也感觉没找到心仪的。走到皇子坡的坡下面,汽车站的旁边,一个写春联的摊位围满了人。我挤到了跟前,只见写春联的简易案板前,原来是何老师正在疾笔书写。他全神贯注,稍弯着腰,身子前倾,黑色的墨汁经过他有力的臂弯,苍劲的手腕,传输到手中的笔锋,沁润在鲜红的纸上,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人群中传来啧啧赞叹声。何老师的爱人和小女儿忙着晾晒,折叠,没有丝毫的空闲。天气阴冷,天空似乎也飘起来雪花,人群来了走了,走了又来了,何老师一家三口忙活得早已没有时间顾及周围的一切……

何老师平时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但有一次我却见识了何老师豪爽耿直,侠肝义胆的另一面。

那个年代,每周三下午都有一个教研活动或者政治学习的会议,全体老师都要参加,每个人拿着棕褐色的软皮工作手册,认真开会,认真记好笔记。

那天的会议,时任校长主持大家学习了教育大政方针后,又安排了学校紧要的一些工作,然后说:“散会!”这时,坐在我对面的何老师突然站起来发话了:“大家都不要走!我来说两句。”大家都愣住了,只好坐下来听何老师说话。只见何老师阴沉着脸,翻开了工作手册本子,慢条斯理地陈述着时任校长的若干条“罪状”。他不急不慢,吐字清晰,有理有据。在大家目瞪口呆的表情中,时任校长的脸色由红转白,又由白转紫,突然他一拍桌子站了起来,指着何老师吼道:“你!你胡说八道!”何老师狠狠地把笔记本摔在了桌子上,也站起身来,大声说到:“我何振梁三尺男儿身,我若胡说八道,你?到哪里我吃到那里!”

第二天做完早操,我忽然看到何老师和一帮六年级的男孩子,在教室的屋檐下,把摆放整齐的桐木板材,一块一块的又拼接成了四根粗壮的圆木,但每根圆木的正中心却缺少了一块厚厚的木心板。我顿时明白了,这是何老师陈述的“罪状”之一,时任校长趁着在他们村子的带锯厂将圆木解成板材的便利,将圆木最好的部分木心板据为己有了。在一条一条“罪状”被证明后,事情闹到了杜陵乡教育组,教育组的庞民清专干只好把时任校长降级处理调离到其他学校了。

一幕幕的片段,如同过电影一般,在自己的脑海里不断地浮现……我忽然意识到和何老师也至少有六七年未曾谋面了,不知何老师现在身体如何,不知是否还是曾经的精神气质,忽然间就想马上出现在何老师面前……

古代姓何的历史名人?古代姓何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何老师和老同事在80寿宴

第三天,我们几个老同事相约一起早早就来到了酒店,何老师的儿子在酒店门口接待了我们。来到布置得红火喜庆的大堂,我迫不及待地寻找着何老师的身影。在布置一新的台子前面第一张桌子旁边,何老师和老伴正坐在那里。何老师看到我们了,他立刻站了起来,有些激动地向我们走来,我马上迎上去握住了何老师的双手,并给何老师一个紧紧的拥抱。何老师穿着一件带毛领的衣服,虽然瘦削了一些,但精神依然矍铄。他高兴地看着我们几个,高兴地合不拢嘴,“怎么都是一个人呀,这一桌子就是为你们和你们的爱人准备的!快坐!快坐!”分坐在何老师身边,何老师逐一询问每个人的家长里短,记忆力一点都没有减退,我们几个看到何老师如此的状态,由衷的为何老师高兴。

寿宴的司仪是一个东北人,幽默风趣,善于调动气氛,将寿宴主持得高潮迭起。当何老师年长的两位学生把一幅字送到舞台上面何老师跟前时,台下响起了持久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对何老师教育生涯最大的肯定,这掌声也让所有人理解了那副字——“天下桃李 悉在公门”的真正含义。

寿宴结束了,我们几个老同事最后离开,何老师送我们到门口,千声叮咛,万声嘱咐,依依惜别……

开车离开的刹那,透过车窗,何老师熟悉的身影依旧站在那里,而那个熟悉的身影却让我自己泪目了……

古代姓何的历史名人?古代姓何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寿宴上慈祥的何老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107982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mingliang.com/20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