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已经流传5000余年,其中很多优良传统在历经沧桑下,已经慢慢消失了,今天就来说说为什么曾经流行的按辈分取名的传统,现代人为什么不重视了?
大家知道我们中国人的宗族观念很强,最为明显的就是一些大的家族,都会建造家族祠堂,以供家族成员祭祀祖先,并且编写了家族发展的族谱。
祠堂和族谱等于就是一个家族的信仰,是体现孝道,团结和寻根问祖的载体。
正是有它们的存在,才能把整个家族成员的凝聚力提升起来,宗族的文化才能传承下去。
在看任何一个家族的族谱时,都会发现所有人的名字都是按照辈分来取名,这也是个约定俗成的规矩。
这个规矩也是传承的数千年,几乎是家喻户晓。
从本质上来看。“字辈”是一种文学格式,具体分为“诗赋体”和“对联体”。也就是说由家族祖先写一首诗赋或者一副对联,后代家族成员在取名时,要按照里面字的顺序来取名,然后代代相传。
比如,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的祖上是山东丁氏家族,其始祖是西周的姜子牙,姜子牙大儿子叫姜社,是齐国第二任君主,死后封号为“丁公”,丁姓从此诞生,后来也在全国各地繁衍出很多分支。
丁肇中这脉的族谱为“诗赋体”,字辈为:惟我家谱,履历备详。原籍海州,肇始武昌。明初来照,相宅河北。天启开科,崇祯任职。乡贤名宦,德言事功。显扬令绪,繁育兴隆。聿愿同心,孝敬和睦。世代绵长,丕承祖泽。
丁肇中属于“肇字辈”,因此,名字中就带上了“肇”字。我国其他家族的族谱基本这都是这样的形式,后背按照顺序取名就可以了。
后辈按照族谱取名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分清辈分,对照族谱看起来,每个人的辈分就会一目了然,既增加了家族成员的凝聚力又可以发扬我国的礼制文化。
祖先们之所以发明字辈取名方法,就是担心多年后家族发展壮大,像大树一样开枝散叶,同一家族的人相见不相识,慢慢的失去了宗族的意识。
不说在古代,就算在几十年前,大部分人都是按照辈分来取名的,可是现在这个取名方法好像不太流行了,也没人重视这个问题,今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主要分为三个原因。
第一,族谱被毁坏或者丢失。
上世纪“破四旧运动”,传统的宗族文化被认为是封建文化习俗的代表,受到了强烈的打击,而祠堂和族谱自然也是没能逃过一劫。
特别是北方很多人家的祠堂和族谱都被一把火烧了个干净,有些家族会提前把族谱藏起来,等着“破四旧”的风头过去后再拿出来,可经过数年的变化,最终没有再找出来,宗族文化也就中断。
而那时在南方偏远的地方,有些家族没有受到这个的破坏,祠堂和族谱都保存了下来,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现在也都成了文物。
第二,族谱里的字已经用完,没有人再去续写。
有些族谱都是由28字的七言绝句组成。或者少一点的就是五言绝句构成,再少一点就是14字对联构成。这样来看的话,能够使用的年限就比较短了。
我们按100年诞生4辈人来推算,
七言绝句最多可以使用700年,28代左右
五言绝句最多可以使用500年,20代左右
七言对联最多可以使用350年,14代左右
可以看出这些字辈是肯定不够用的。而当这些字辈被用完,家族成员又没有什么文化高的人来续写,那必然会导致字辈的断层,以后这个家族的后辈们在取名字时,可能就会出现长幼顺序混乱的现象。也无法根据名字来区分辈分了。
第三,宗族人口变少,宗族观念变淡,现代人追求自我个性
上世纪50-60年代,一个家庭的兄弟姐妹可能有几个甚至上十个之多,长辈给孩子取名都会按照族谱字辈来取名,用同一个字把兄弟姐妹们关联起来,就算以后到了天涯海角,也不会忘了自己的根,自己的家人。
但现在的家庭基本都是“独子”,孩子没有其他的兄弟姐妹,孩子的下一辈们没有叔伯、舅舅、姑妈、舅妈等亲戚,在亲情关系上比较单调,导致宗族观念淡薄。
就算“独子”取名是按照族谱字辈来取名,可是没有其他同辈人的呼应,过个几代,这个规矩也许就会慢慢地消失。
而且现在年轻父母在取名时,也是跟着潮流走,什么名字流行就取什么名字,比如:子轩、子涵等等,甚至一个班里都有好几个同名的孩子。
过去在村里遇到同姓的人,听到对方的名字就知道该喊对方什么称呼,因为都是按照字辈取得名,可现在似乎只看年龄,也不分辈分,该叫爷的可能就叫成了叔,辈分产生了混乱,就不容易分清楚该怎么称呼人了。
有时也不禁在想,也许多年以后,后代们大概率会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自己的老家在哪里。
那么看完这篇文章后,你觉得给孩子取名有必要遵循族谱字辈的排序么?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mingliang.com/18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