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州化工厂位于广元市三堆镇,是三线建设时期兴建起来的大三线厂,在特殊历史时期,五州化工厂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和平年代为地方经济发展起到重大作用。80年代后时代的变迁和国际环境的变化,三线厂的职能也随之变化,军转民后的三线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走向没落,在不断改革中退出人们的视野。五州化工厂只是上千家三线厂中的一家,但其为祖国和社会做出的贡献是无可替代的。
五州化工厂始建于1969年,是中国第二个核子能生产联合企业,是由甘肃404厂迁建而成。404厂是“一五”发展计划期间建设起来的重点工程,当时跟苏联还处在蜜月期,建厂之初还有苏联专家指导。1959年,毛主席跟小赫吵一架后风云突变,特别是原子弹和氢弹试爆成功后,两国的关系更加紧张。60年代初苏联开始陈兵百万北方边境,并以外科手术对我国工业进行威胁,迫于强国的军事压力,中央领导不得不对工业建设进行调整。
1968年初,二机部领导和404厂领导组成考察队来到广元县选址建厂,因为以备战为目的,所以选址必须要“靠山、隐蔽、分散”,更重要的是“尽量不占农田”。考察小组专门到远离城区,靠山的地方,为此驱车来到距离广元县40公里外的三堆公社考察选址。
三堆公社位于广元县西北部的白龙江边,明清时期就形成的集镇。三堆公社取名也有意思,因白龙江常年冲刷成小坝,在水流作用下冲刷成三座石碓,小坝被当地人称为三堆坝。三堆坝靠山、有水源、森林覆盖率较好,有很强的的隐蔽性,考察小组对三堆公社很满意。二机部领导看到这地形笑得合不拢嘴,嘴里还使劲地说“哈拉烁”。
1969年,国家级绝密级代号为821的工程开工建设,基建工程小队首先打开“三通”,紧接着就是工程队进驻,工程队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军人。为保证绝对保密,5公里开外设警戒线,上级还派军人站岗保卫。开工不久,北方传来珍宝岛事件的消息,面对突如其来的国际环境,上级对工程进度愈加的敦促。为保证工程能够提早完成,工程指挥部向地方请求支援。
县武装部成立一支1000多人的民工营对821厂建设提供人力支援,当时基建设备非常落后,开山是打炮松土,人工开挖,搬运土方基本上靠手推。建厂之初,从404厂过来的职工都要参加厂区建设,没有物资奖励更没有加班费,有的只是加班餐,还有广播里放出来表扬的声音。随迁而来的职工家属都居住在简易工棚里,或许吧,吃过这份苦的人,才有跟后生人谈奋斗的资本。
为了保密,三堆公社一度在地图上消失,连卫星都难追踪到这个地方,821是对内厂名,对外是五州化工厂。821厂是国家高机密单位,职工包括建设者建厂之初还有一个月5元钱的保密补贴,领取保密补贴就要断绝跟外界联系。虽然是保密单位,但也是不讲人情世故的地方,起码还有个对外联络信箱成都345号。
821厂俨然就是一座军工城,有独立的生活区域,有自己的管理制度。生活区内不仅有职工楼,还有学校、食堂、电影院、大礼堂、电影院、商店、招待所等配套设施,四大银行都有派驻机构。821厂主要生产的是核子能材料,为核工业建设发挥巨大作用,民用领域有医用药盒、金刚石框锯、塑料门窗、钢桶、高强度朔料袋、电刷镀液、除垢剂、余热发电等,最高峰时期的80年代,职工人数超过7000人。
821中学建于1972年,拥有教师办公室30多间,教师50多个,最高峰时期就读人数多达2000人。在821中学就读的都是厂里的子弟,厂外很少有学生来这里就读,如果能来821中学就读那是烧高香的事。毕竟821中学在广元是师资力量最雄厚,教育资源最丰富,教学环境最好的一所中学,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来这里上学,不过厂外的孩子想来821中学就读也并非易事,没有一定后台的人连大门都难以进踏一步。
企业也像人的生命周期一样,有萌芽就会有成长和旺盛期,旺盛期过后就是低潮期,低潮就意味着走向灭亡。821厂90年代有一段时间的兴盛期,进入本世纪后随着产业升级和竞争环境等原因逐步做出调整和整合。2008年大地震过后,厂区就开始闲置,生活区的人逐步搬离,如今看到一栋栋老建筑的大门上看到的都是“拆”字。要是三堆镇的民房上写有“拆”字,可能要发大财了。三堆镇曾经拥有20000多人的生活区而热闹起来,也因821厂离去而开始冷清,也许冷清才是三堆镇原有的生活。
本文是记事性文稿,见物说物,见其所想,所想所写,如有不对的地方,敬请大伙谅解。谢谢广大读者阅读本文稿,敬请给予建设性意见。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mingliang.com/18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