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孟喜保存的卦气图, 原来就是周公所作的《易象》。
子思是照着周公的《易象》卦气图,写成了《周易》。
不知卦气图,绝对读不懂《周易》。
不信?
看看《需》卦怎么说。
一、云上于天,需
子思在《大象》中说:
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需》的上卦坎为云,下卦乾为天,所以卦象为云在天上。
那么,子思为何要特地点出“云上于天”呢?
为什么不是直白地说“云在天上”或者“天上有云”?
关键还是在“上”这个动词上。
上,说明云原本在地下。
古人很早就知道,云是地下的水升上天空形成的。
坎卦,本身就是水的卦象。
子思在这里把坎卦称为云而不是水,用字极其考究。
那么,云上于天和“需”这个卦名有什么关系吗?
答案在卦气图上。
二、《需》卦在等雨
在卦气图中,《需》卦紧挨着《泰》卦。
《泰》,是正月的辟卦。辟,君主之意。
《需》,是正月的侯卦。侯,诸侯之意。
卦气图上所有的侯卦,都对应着一个特定的天候。
《屯》卦也是一个侯卦,卦爻辞中“利建侯”的侯,建的就是这个侯—天候。
《豫》卦也是一个侯卦,彖辞里面也说“利建侯”。
《需》卦也是一个侯卦,它的天候是什么?
是正月的天候。
正月里的节气,有一个“雨水”!
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原本就在正月里雨水!
正月立春节,雨水中。《汉书·律历志》
《需》卦的需,是等待之意。
等的就是雨水这个天候。
当云上于天的时候,雨水就来了。
二、太玄经和《需》卦
扬雄仿照《周易》写了《太玄经》。
而且完全参考卦气图排列了卦序。
这说明,扬雄也知道《周易》是参考卦气图写的,只是卦序重新排列了而已。
在《太玄经》里,扬雄仿照《需》卦写成了《耎》卦。
耎,是软弱之意,古文与“懦”通。
需与懦字本通,本来也有软弱之意。
耎(需),有软弱退缩之意。
《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其已出三日而复,有微入,入三日乃复盛出,是谓耎。」裴骃集解引晋灼曰:「耎,退之不进。」
扬雄在《耎》的彖辞里面也说:
耎,阳气能刚能柔,能作能休,见难而缩。
巧的是,子思在《彖》中也是用见险而畏缩来解释《需》卦的:
“需,须也,险在前也。”
而且,扬雄将《耎》卦所对应的节气,正是雨水!
三、什么是“需于郊”?
《需》卦初爻说:
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这句话历来解释都是按照字面意思说成,在郊外等待。
但是如果我们知道卦气图上《需》卦是正月卦,而且“需”等待的是正月的雨水之后,“郊”字的另外一层含义就出现了。
夫祀,启蛰而郊。—《左传》
上古时代,郊祀是极其隆重的礼仪,而且在启蛰之时举行。
启蜇,就是正月的第一候。
最古老的月令《夏小正》开头就说:
正月,启蜇。
郊天之礼,就在正月的郊外举行,所以说“需于郊”!
《礼记·郊特牲》载
“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孔颖达 疏:“此一节,总明郊祭之义。迎长日之至也者,明郊祭用夏正建寅之月……今正月建寅,郊祭通而迎此长日之将至。”
正月郊祭,祭的是天。
祭天的天坛,一般都在南郊,是天子郊祭之地。
上古时代的正月之时,都会举行盛大的籍田礼,郊祭,应该也是属于这个籍田礼的一部分。
籍田在立春举行。
这个时候,是“农祥晨正,日月抵于天庙”的时候。
凌晨的天空中,东宫青龙的房宿龙马(农祥),正如乘马班如一般整齐排列在南方天中。
天子率领王公大臣们来到郊外,躬耕帝籍,祈求着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房宿,又被视为谷神后稷之星。
辰马农祥也,我太祖后稷之所经纬也。—《国语》
需于郊,等待的就是这颗乘马班如的后稷之星!
房星,就是《周易》里龙的特指,兴云施雨的,就是房宿这条天龙!
“云从龙”,那《需》卦里升上天空的,不仅仅是云,还有那房星龙马!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mingliang.com/16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