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厚流光什么意思解释积厚流光的意思解释!

积厚流光什么意思解释积厚流光的意思解释!

张习孔《家训》之二:

凡礼义之家,内而雍和肃穆,少长有序;外而谦谨温良,应务得宜,久之而德行孚于乡,名望会于众,祸患之来,或能免矣。然此非可易言也。循循然行之数十年,不见其益,一二事乖张已甚,遂失人心。慎毋忽斯言也。吾谆谆以此为训,吾子孙即不能尽然,苟有一二人能遵而行之,众人当共相遵信共相效法,大吾宗者,不外此道也。

尚礼义者,必不妄取,其道近贫。然德行素孚于人,当亦不至甚乏绝也。况乎积厚流光,每有可致丰亨之理。君子第为其当然而已,不必觊也。违天致富,恐得之而生患,圣人甚祸无故之利。横财之来,未必是福。

世间平人多,贵人少,科甲岂可常得乎?然书香不可绝,书香一绝,则家声渐夷于卑贱;家声既卑,则出入渐鄙陋;人既鄙陋,则上无君子之交,下无治生之智,其安于农樵负担者,犹为善也;甚至人既粗蠢,心复雄高,狎此下贱,冥行蹈险。呜呼!人生至此不忍言矣。若敖之鬼从此长馁矣,猛念及此,安可不教子读书?读书存乎资性,资性昏鲁者,实不能读。然勤苦读之,纵身不能成,其生子必资质稍优于父矣,盖己之资性昏鲁者,由于父不读书也。

儒者以治生为急,岂能皆读书。如一家有数子,以其半读书,其半治生可也。治生者无书者助其体面,则生计亦不成;读书者无治生者资其衣食,岂能枵腹而读哉。故两者恒相资,不可相厌。

昏鲁之人,虽由父不读书,亦有禀母性者,后世结姻,虽不可贪图富贵,然须择诗礼名家。若能并相其女果秀惠清淑,则善矣。但大家每不许人相女,苟观其父母,亦可揣知其女。若旧亲素识尤善,择而聘之,实昌后之一道也。

人子定婚,须在十三四岁,不可太早。盖自幼结婚,迟之十余年,必有盛衰枯菀之怨。记之记之。

奴婢不可克减其衣食,然家法须极严。食足然后可致法,法行然后知恩。不用命者,惩戒不悛,宁减价转鬻之。朴实者令其相依自食可也。

世风不古,外患易生,横逆之来,特所常有。若我从来守正,事事周防,不失足于人,不失言于人,不失笔于人,虽有外侮,执理以应之,亦不能为大患也。所虑官民异体,力不能抗,未有不遭其鱼肉者。苟能身列青衿,尚可据理陈词,少当其锋。若在齐民,畏惧刑栲,有屈无伸,唯有择祸从轻一说耳。吾是以谆谆望子孙之读书也。

徽州之田殊累人,不可多买田,仅仅足食可也。

粮一征即早完,屋一坏即早修。

吾与法孔弟,自幼友爱,不幸其三十一而亡。时沄侄甫六岁,吾抚之成人,今沄潮相爱,亦如同胞,是吾家自赠公后,三世雍睦矣。自此以往,愿吾子孙沄侄子孙世世敦笃,如吾在时。平居恩义相浃,缓急互相周旋,则家门吉祥,其兴可必矣。

斯干之诗曰: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犹,效也。兄弟之不能相好者,每起于相犹。如兄养亲稍薄,弟即效之而不能厚;弟偶用公物,兄亦即取而用之,此最敝俗。故诗以为戒。凡此皆由于量窄而不能受亏,妻子又从而鼓之,渐生仇隙,不可底止矣。当思重大低昂,自有理法,自有公论,所不必虑。若夫小小亏损,无关人家成败,彼既不贤,吾何必效之乎?苟能破除此念,不睦之弊,去其大端矣。

吾训兄弟以无相犹,家稍温裕者,行之固非难。若夫苦贫之人,每事受亏,实难甘忍此而能事事忍耐,其德至矣。天佑人怜,昌大将不远矣。然苦贫之人,其受亏亦无几也,彼若占吾便宜,吾一让之,再让之,三让之,彼岂土木乎?当亦自知愧矣。若必不悛改,则天厌人恶,占便宜亦不久也。耐之耐之。

贫莫贫于无才,贱莫贱于无志。

才自天生,德由己立。有德之士,人皆信服,作事易成,是德亦可生守分之才,但不能如高才者,挥霍风云耳。

无才之人,天所啬也。惟有自揣安分,人或怜之,不致困极耳。若拙人而欲效能人,所为是愈趋苦海也。

子孙有资质者,宜略知地理,免受花假之欺。但不可自作聪明,强为解事,妄葬妄攒,唯虚心细心,与明师参酌可也。

吾诲后人当略知地理,吾郡有某姓者,先世精于地学,自营葬地,后其孙果登第,又五传而大发,人财富贵,显赫一时。因是其贵者,及胄子数代,皆专心地学,亦尝著书行世。家藏地书甚多,接遇地师甚广,其后所葬地,画图传播,自以精妙独得矣,乃此后退败死亡,诸坟多谋迁改,至今尚未已也。此岂可谓不知地理乎?吾训后人,亦第曰知之,免全受人欺耳,不敢如某氏自谓必得也,故曰吉地可遇而不可求。

译文:

凡是礼义之家,在家里和谐严整,长辈晚辈有规矩;在家外谨慎温和,应对得当,时间长了德行被乡里人信服,在众人之间也有名望,遇到祸患,也许能避免。但这也不好说。照这样做几十年,也许看不到好处,一两件事做事不当,就会失去人心。不要忽视这些话。我这些谆谆教导,我的子孙即使不能完全做到,如果有一两个人能遵守做到,大家就要共同遵守共同效仿,壮大自己的宗族,离不开这些方法。

崇尚礼义者,一定不会随便获取,这样做就会贫穷。但是德行被人们信服,也不至于很贫乏。况且积累的品行越深厚,留给子孙的福德越广博,总有能富裕亨通的方法。君子只要做好该做的事,不必强求。违背天理而致富,得到了也会有后患,圣人也很害怕没有缘故的利益。发了横财,未必是福气。

世上普通人多,高贵人少,科举难道能经常考中吗?但读书的家风不能断绝,书香一旦断绝,家庭的名声就会流于卑贱;家庭的名声滑落,交往的人就会渐渐庸俗浅薄;人变得庸俗浅薄,向上没有君子来往,向下没有谋生的智慧,安心务农砍柴谋生的,还算好人;到了人变得粗笨愚蠢,心气却高傲,习惯于品行卑劣,就会暗暗的干坏事。可叹啊!人生到了这个地步就不忍心再说了。子孙后代就此断绝,猛然想到这些,怎么可以不教导孩子读书?读书要看天资,天资昏庸愚鲁,就不适合读书。但勤苦的去读书,即使自己没有成就,生的孩子天资一定超过父亲,因为自己天资昏庸愚笨的,就是因为父亲不读书的缘故。

儒家谋生最重要,岂能都读书。如果一家有几个儿子,一半读书,一半谋生就可以了。谋生者没有学问提高层次,生计也不会成功;读书者没有谋生者资助衣食,岂能空腹读书。所以两者相互帮助,不能相互看不起。

昏庸的人,虽然因为父亲不读书,也有秉承母亲性格的,后代的婚姻,虽然不能贪图富贵,也必须选择书香门第。如果能都相看对方家女儿果真聪慧贤淑,就很好。但大家庭都不许别人相看女儿,如果能观察对方父母,也能揣度他们的女儿。如果是旧亲戚平素就相识更好,选择这样的定亲,着实是兴旺后代的一种方法。

孩子订婚,要在十三四岁,不能太早。因为太小结婚,过去了十来年,一定有盛衰生死的怨恨,要牢牢记住。

奴仆不能克扣衣食,但要管理严格。吃饱了才能严格管理,管理严格才能知道恩情。不勤劳的,惩戒也改不了的,宁可贱价转让。朴实的让他们相互依靠自己生活都可以。

世风不如古代,容易产生外患,突遭横祸,也是常有的事。如果自己一直持守正道,事事防范周全,不在外人面前犯错,不在外人面前失言,不在外人面前写错,虽然有外人欺辱,按道理应对,也不会成为大灾难。所担心的是官府和民众不能同心,无力抗衡,没有不被欺压的。如果能身为秀才,还可以据理分辩,稍微抵挡一些。如果是普通百姓,害怕刑罚,冤屈无处伸张,只有遇到灾祸选择轻一些的。我因此诚恳的期望子孙能读书。

徽州的田地很累人,不要多买田,只要够吃饭就可以了。

征收税赋尽早交完,房屋一旦坏了早做修缮。?

我和弟弟法孔,从小友爱,不幸他三十一岁去世。那时沄侄子刚六岁,我抚养他长大成人,现在沄和潮相互友爱,也和亲兄弟一样,我们家从赠公之后,三代人能和谐相处。从此以后,愿我的子孙沄侄子的子孙世世代代敦厚诚实,好像我在的时候一样。平时恩义融洽,有紧急情况相互帮助,这样就能家庭吉祥,一定会兴旺发达。

《斯干》这首诗说:“兄长和弟弟,彼此友好,不会相互欺骗。”犹,就是效仿的意思。兄弟不能相互友好,都源自相互效仿。如果兄长奉养双亲不够好,弟弟就效仿他也不厚道;弟弟偶尔用了公物,兄长也取来使用,这是最鄙陋的习俗。所以这首诗引以为戒。这些都因为器量狭小不能吃亏,妻子孩子也跟着鼓动,渐渐生出怨恨,没完没了。应当想想事情的轻重缓急,自然有道理法度,自然有公论,这样有些事就不会放在心上。吃一点小亏,也无关家庭的成败,对方既然不好,自己何必效仿他呢?如果能破除这个想法,不和睦的弊病,就能去掉一大半。

我训诲兄弟不要相互效仿,家庭稍微富裕的,做到也不难。如果是贫苦家庭,事事都吃亏,实在难以忍受的却能事事忍耐,这样的品德非常好。上天保佑大家同情,家庭兴旺也就不远了。但贫苦人家,吃亏也没有多少,对方如果占自己的便宜,自己一次忍让,再次忍让,三次仁让,对方难道是铁石心肠吗?也都自知羞愧了。如果一定不改,上天厌恶众人嫌弃,占便宜也不会时间长。姑且忍耐吧。

贫穷不要贫穷在没有才能上,低贱不要低贱在没有志气上。

才质靠天生,德行由自己树立。有德行的人,大家都信服,做事容易成功,这样德行也能生出安分的才能,只是不能像那些有大才能的人,能够叱诧风云。

没有才能的人,是被上天所吝啬。只有自己安分守己,别人也许会同情,不至于很困苦。如果笨人却想效仿能人,这样做只能越来越踏进苦海。

子孙里有资质的,应该懂得风水知识,免得被花假墓穴欺骗。也不能自作聪明,硬要给别人处理事情,胡乱埋葬胡乱停棺,只能虚心细心,和明白师傅商讨才行。

我训诲后人要懂得风水知识,我们家乡有某姓的人,先辈精通风水,自己选择墓地,后来孙子果然科举考中,又传承五代人家业非常兴旺,人口众多家业富贵,显赫一时。因此而富贵的,以及几辈后代,都专心于风水学,也参加著书行世。家里收藏的风水书很多,交往的风水师很广,后代的坟地,被画图传播,自认为学到了精微奥妙的地步,此后却家败人亡,各处坟墓谋划迁葬,到现在还没有完。这难道说不懂得风水吗?我训诲后代,也只是说懂得一些,免得被人欺骗,不敢像某姓人自认为一定精通,所以说吉地可遇而不可求。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107982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mingliang.com/14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