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有远见,500年前便将几十代辈字排好,我是“学”字辈,从定居翁源算起第20世。500年来,迁出者多,都以排辈认祖归宗。曾接到一个陕西石泉县来电,是一位老者,他说在网上看到我一篇郭氏家谱文章,又找到我的电话号码。他能说出跟我们相同的辈字,其本人是“式”字辈,儿子是“学”字辈。还说,他们的祖先于康熙年间从广东迁出,先到四川,后迁陜西,于是,我想到明末清初的“两广填川”。
凡“学”字辈的,起名多带“学”字。我出生时,户口不重要,直到二弟出世,还没给我起名。父母不识字,听说有位本族大伯随口说:两兄弟,一文一武吧。我是老大,名为“学文”。
村里人多有小名,小名多取名中一字,后面加“古”表示男孩,加“妹”表示女孩,如“华古”、“发古”、“花妹”、“春妹”等。也有与名无关的,肤色赤色叫“赤古”,调皮的叫“蛮古”。长辈平辈都叫我小名,结婚数十载,妻也向来呼我小名。在外工作,知我小名者少,没电话和手机年代,闻有人敲门叫“学古”,即便深更半夜,天寒地冻,立马起床开门。网上注册博客,亦常用小名“学古”,不知情者,恐不知其意。
佩服本族大伯,没读过经典,随口而出,虽然文而不雅,却为圣人之言。查出处,《弟子规》“有余力,则学文”,又出自于孔子《论语》“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何许人?乃中国教育老祖宗。老祖宗早有教诲,学文非教育之首,行有余力方可学文,以德为首,先行后知。两千多年之后辈,却数典忘祖,从学生到老师,从家庭到学校,“学文”为首,分数唯一,今天考了多少分,全班全级第几名。考试成绩上去,道德素质下来,也是不争的事实。
查词书,“文”的含义颇多,除有“文才”之意,还有“文德”之义,难怪古人讲究文章道德。百度搜索,与我同名同姓者不少,同名不同姓者更不计其数。
名之“学文”,枉为其名。15岁回乡务农,与天头,与地斗,干的是与“文”不相干的苦力,别无长处,惟好看书。初做放牛郎,牛儿在山坡上吃草,放牛的不知哪儿去了。我就躺一棵大树下,手捧一本小说,牛在山坡吃草,我在书中漫游。晚上吃饭,盛一碗粥,端到对门房,一边看一边吃,祖父要收拾,等着我的碗筷,说我吃饭看书“苏东坡样”。我不知苏东坡是否吃饭看书,但我知道“苏东坡样”是老家俗语,嘲讽书呆子。
喜欢看书,何处有书?还得感谢本村一位宗叔,老高中生,家有满满一大箱书,今时借一本,明时借一本,一大箱书全被我看完。只是兴趣,无丝毫功利,我看书,生产队不会给我多记工分。学历太低,民办教师招聘,没我的份,偶然机会当上民办教师,如今想来是否误了农家子弟。
看如今,孩子出世,许多父母为儿起名绞尽脑汁,查辞书,看牛古历,有了互联网,又兴网上起名。出钱请人起名者亦有之,我听说有位同行,专给新生婴儿起名,起一个名100元。
都想起个好名带来好运,有个被查处贪官名为“添财”,既当了官,又发了财。我有一位朋友,名字也叫“添财”,却没那么走运,既没当大官,也没发大财。我就属于后者,上课自我介绍我对学生说,我名之“学文”,有名无实,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努力学文,以弥补先天不足。
所谓人名,只是一个识别符号,人若有为,叫阿狗阿猫也无妨,歌坛就有名“老狼”“老猫”的歌星,倘若一事无成,名字再好也枉然。感谢父母之恩,先有父母,方有我“学文”,雅也好,俗也罢,行不改名,坐不改姓。
30岁才离开出生之地,离开父母亲人,从小学到中学,从乡镇到县城,直到退休之后,仍在省城一所高职学院兼职,离家200公里,大概每月回一次老家,看看老母亲。做不到常回家看看,母亲十分理解,走时常嘱咐:千远路吊(路途遥远),开车小心。
《常回家看看》,歌词写得好,但只代表部分人,绝对不会占多数。众多体制外打工者,巴不得天天加班,回家看看可以而且应该,常回家看看恐怕是奢望。尤其农村父母,依靠儿女挣钱养老,他们的心愿,也许不是儿女要常回家看看,而是尽量少回家,多挣钱。
有人夸我“自学成才”。自学不假,成才不敢当,我有几斤几两,自己最清楚,名字虽好听,肚里没货,放个屁就是屁,原汁原味,不像某些所谓专家学者屁如兰香;我没学会拍马,也没帮闲资格,一辈子只想做我喜欢做的事,我不喜欢做的事,有时候也不得不做。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就不属于好士兵,做村小负责人,我辞职不干,做中学教导主任,校长说要帮忙,我不得不做;做中专副校长,有位领导说:学校领导班子要有个干活的。我没辜负领导那句话,辛苦活干了不少,从没把自己当领导。同事说我没架子,充其量我就是一名教师,会有什么架子?有的同行很自豪,说教过哪些官员,哪些富豪,我倒觉得,我教过的学生,即便有人做了大官,成了富豪,跟我的教育也没丝毫关系。
有人说我太老实,听其言,似乎周围人不老实。想来也是,士农工商,各有其难,当今社会,要混得好不易。老实人向来吃亏,人家却说“吃亏是福”,阿Q精神,也是心理安慰。赞美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职业”“人类灵魂工程师”,没那么高尚,社会分工不同,崇高职业不仅教师,可称“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能有多少?
名之学文,其实我既不善文,更不善武。到老所剩无几,剩下的只是吃货,两碗饭,一碗汤,外加二两肉,老年时光倒计时,吃一餐便少一餐;其二活到老,学到老,常阅读,常思考,不是老年鸡汤,目的让大脑不过早萎缩,其三不盲从,不跟风,遇事有自己的思考判断;有所为,有所不为,无欲则心安,有德而不孤,能靠自己靠自己,在病不起的年代,不进医院,就是幸福。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mingliang.com/11526.html